喀麦隆

外交服务局大院居民的ldquo户口问

发布时间:2021/4/7 22:43:42   点击数:
白斑疯 http://www.a5city.com/m/

小编无能

本期没能找到相对的图片

请各位看官海涵

专心阅读文字

也是不错的选择??

从东直门立交桥向东延伸的一条笔直大道被称为东外大街。大街南侧是居民楼,北边是使馆区。有一栋楼,上边镶嵌着“东外大街12号楼”的牌子。当年,这是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的职工宿舍。12号楼至今楼龄已有四十多年了。庭院不大,楼前4棵银杏树的树龄和楼龄差不多,现已长成参天大树。炎夏,银杏树浓密的枝叶就像几把巨大的遮阳伞,微风徐徐,阳光从树叶的空隙射下来星星点点的斑斓,好不惬意。

12号楼

12号楼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南北朝向,共四层,筒子楼,公用卫生间。那里是一批复员军人的栖息地。说起那批复员军人,数量不小,共计人。后来被大家称为“”。是来自北京卫戍区警卫三师和四师。当时都是二十四五岁活力方刚的小伙子。年1月脱下军装后,进入外交人员服务局。这批小伙子大多来自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广西等地的农村。到服务局后,大部分都安排住在12号楼。3人一个房间,每人一张单人床,一把方凳,一个小桌,还有自己凭票买的盛衣服的木箱子。这就是个人的全部家当。

户口问题

时间似流水,一晃两三年过去了。这些人面临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有好多人从老家物色了对象定了亲。但成家后又有新的问题出现,生儿育女,柴米油盐。年后,农村分田到户,但家里又缺主要劳动力,他们只好攒假,等麦收和大秋时回家忙乎一阵子。这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两地分居真难熬,织女何时会牛郎。那时,外地户口入北京,比上天还难。这一点不夸张,就是临时来京投亲访友住几天,也得到派出所登记一下,不像现在老外随意租房住居民楼。那会儿给外交部一年进京指标也不多。局领导表了态,需要组织说话时,绝对尽力,一路绿灯,几年工夫,好多人的家属户口还真迁进京了。幸运的要属非洲使馆的花工韩师傅,一次使馆招待会,市长也前来出席,在服务过程中李市长问到他家里生活情况,得知仍与爱人两地分居。后来,他办家属户口时就顺畅多了。

聪明的张师傅

日本使馆的厨师张师傅很机灵,他琢磨不能总住在12号楼,要走建立“农村根据地”的路子。于是年,费尽周折,把家属户口落在望京南湖渠大队。与上班地点相距15公里,没有柏油路,泥泞小道从玉米地穿过,至年,他上班行程28万公里。但苦尽甜来,拆迁时,把他盖的房子作价给了钱,买了一套两居,一套三居后还余十多万元。还有住在12号楼的邓师傅,年把家属户口落在酒仙桥将台乡的一个农村。几年折腾,没少盖房,年拆迁补偿了不小一笔钱。回想起来,他们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这一步,还真是走对了。

12号楼牛人多

那么多年,住12号楼的同志早上“出国”,晚上“回国”。他们深深体会到,条件越差,困难超多,越能锻炼与激发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他们认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他们分别从事着司机、厨师、花工、招待、通讯员、清洁工的行业。为了胜任,平时努力学习外语和业务知识,牢记周总理“站稳立场,严守纪律,乐乐大方,不卑不亢”的指示。工作中取得了不少成绩,受到外宾的好评。他们当中最为突出的有:王仕君,加拿大使馆通讯员,年加拿大总理授勋铜牌纪念章;褚鸿雁,芬兰大使馆招待,年,总统授勋白玫瑰奖章;谭福林,奥地利使馆通讯员,总统授勋基德马特奖章;赵文详,喀麦隆使馆司机,北京市总工会授勋五一劳动奖章。

12号楼的子女们个个优秀

住12号楼的人大多文化不高,但他们粗中有细,尤其对子女教育从小就抓得紧。只要有可能就会竭尽全力供孩子读书。从司机到中秘的范立志,女儿二外毕业后考入美国一所大学;厨师王希昆的女儿读完清华大学博士,学校又保送到美国读第二博士……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完。

END

[北京大院]

出品/主编:高驿

策划/统筹:金光印

助编/设计:田濛

院里人请进

今天

之所以区别于昨天

恰恰是因为昨天的

感觉还依然在心中

点击上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dc/2110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