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万村通心相通3共同梦想第

发布时间:2021/8/13 21:16:21   点击数:

赋能非洲共建未来

“万村通”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改善了教育条件,打开了走向未来的通道。

乌姆毕村是赞比亚个受益于“万村通”项目的村庄之一。这是一个远离城市中心的村子。从公里外最近的镇子到这里,先要经过一片布满沼泽湿地的草原,之后要穿过一片严重沙漠化的土地。

56岁的乌姆毕村小学校长瓦姆,一大早就站在离学校最近的小山坡上向远方眺望,前面地平线的尽头,连一只鸟都未曾飞过。

真着急啊!他举着手机寻找信号,之后拨打那个已经拨了十多次的号码。长期以来,村落和外界交流信息的唯一媒介就是瓦姆。让村里人尽快看上卫星电视,他盼了太多年。

“快到了吗?我等着你们。”

“还有五六公里就到了,你别着急。”听到对方的回答,瓦姆一边“哦哦”的回应着,一面再也等不及了,从山坡向着村口一路小跑了起来……

“啊!啊!快来看呐,安装电视的车子进村啦!”

一家人收看卫星电视节目

村里小孩阿杜比的一声叫喊,三四十个像他一样大小的孩子哗啦一下聚在一起,光着脚朝着越野车奔跑了起来。

强烈的阳光晒在瓦姆黝黑的额头上闪闪发亮,豆大的汗珠沿着额头掉落下来,但他顾不上擦拭,用略显干涩的嗓音连声说着“欢迎”和“谢谢”。

项目团队熟练地装完设备,又认真调试后,信号终于通了!孩子们一下子聚到教室里,好奇地围着投影设备,小心翼翼地用手在镜头前移动,看到手心里的成像,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眼睛里充满了好奇与兴奋。

项目团队离开时,孩子们蹦跳着向他们挥着手,笑着说:“Thankyou,China!”稚嫩而真诚的声音深深感动着在场所有的人。

在肯尼亚的米利曼尼小学,项目组将太阳能投影系统安装在一个能容纳几百名学生的大公共教室。这使校长肯特激动极了:“投影仪和免费的电视节目让我们能够实现数字学习,能让孩子们的视野变得更加宽广。”

投影仪设备还补充了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那时,肯尼亚学校正在举办音乐节,要让孩子们学习舞蹈,学校一直苦于找不到舞蹈老师。现在通过投影设备,舞蹈教学变得容易多了。

学生莱卡说:“第一次用投影仪上课,是数学课,学习图形。在这之前,我真是讨厌极了数学课,老师讲的什么我根本听不懂。但是用投影仪学习数学图形,就很容易理解了。之前我数学只能考50分,现在能够拿到80分。”

67岁的肯尼亚退休教师贝拉家自从接上“万村通”信号,生活变得丰富多了。她说:“看国际新闻很重要,能让你知道世界上都发生了什么,也是进步的动力。”如今,贝拉的大孙女即将进入大学生活。受奶奶影响,她想当一名程序员,学习软件开发,利用高科技帮助肯尼亚发展。

许多村民得知学校安装了电视后,都主动把辍学已久的孩子重新送回了学校。

“万村通”项目自年8月启动以来,至今已为20多个非洲国家的近万个村庄接入了数字电视信号。

学生合影

其中,仅年5月到11月的半年时间,“万村通”项目就使非洲东南部的赞比亚、中东部的卢旺达、东部的肯尼亚、西部的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和喀麦隆等国家的个偏僻村庄告别了没有数字电视的历史——

5月10日,中国援非“万村通”加纳项目竣工,个偏僻村庄告别没有卫星电视的历史;

5月24日,卢旺达项目竣工,个村庄的处公共场所和户家庭接入免费卫星电视;

6月14日,赞比亚项目竣工,个村庄的1处公共场所和1万户家庭接入免费卫星电视;

10月29日,尼日利亚项目竣工,0个村庄的村民自此可以收看到卫星电视节目;

11月14日,喀麦隆项目竣工,个村庄接入卫星数字电视信号;

…………

“万村通”正在让非洲偏远、贫困农村地区收听、收看世界声音,让人们了解世界,感受世界,探索世界,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颗种子将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帮助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实现更精彩的人生。

项目概况:

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中国在未来三年同非洲国家一起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其中,“人文合作计划”包括“为非洲1万个村落实施收看卫星电视项目”。

年起,四达时代集团作为实施方,开始在多个非洲国家承建“万村通”项目。目前,卢旺达、刚果(布)、乌干达、中非、布隆迪、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加纳、几内亚比绍、刚果(金)、赞比亚等国家已顺利完成项目验收。“万村通”丰富了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打破了信息壁垒,还对支持非洲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来源:一带一路故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dc/2301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