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麦隆 >> 喀麦隆简介 >> 行业简报上海卫星导航产业信息简报
图文来源: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年第12期/总第期
总编专栏
尼日利亚GEO卫星进行的GPS和伽利略校正为非洲带来厘米级精度(曹冲)
专家视角
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的核心应用场景(张杨)
大事速报
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提出将持续推进北斗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
海南培育壮大航天产业,预计到年产值破百亿元
烟台高新区发布卫星及应用产业新政
第十二届导航年会总结会暨第十三届导航年会启动会在京召开
欧洲启动太空发展投资计划
NTS-3试验卫星平台完成交付
美空军测试GPS拒止作战环境下的新型导航技
美国发射SpaceStar卫星提供太空精密单点定位服务
上海专讯
风云三号E星成功发射,服务突发天气事件决策评估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调研宝山区庙行镇智慧环保平台
京雄高精度北斗地基授时系统试点项目建设完成
跨界融合
OneWeb第8批卫星升空,5次发射覆盖北纬50度以北区域
长三丙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5星
市场数据
海格通信签订3.42亿元经营合同,标的为无线通信等产品
总编专栏
尼日利亚GEO卫星进行的GPS和伽利略校正为非洲带来厘米级精度
曹冲
根据《InsideGNSS》杂志消息报道,年7月8日,法国Geoflex公司在刚果共和国布拉柴维尔的国家体育场展示了GNSS校正驱动的厘米级定位。该演示采用了双频GNSS芯片组接收GPS和伽利略信号,并且通过尼日利亚NIGCOMSAT-1R卫星在L波段发布Geoflex校正服务,该L波段频率由芯片组直接接收,无需任何蜂窝连接。
Geoflex校正将GPS/Galileo芯片组的定位精度从3-10米提高到厘米级:5厘米(经度)、6.1厘米(纬度)和14.4厘米(高程),置信水平为68%。为了显示改进的精度,演示设备跟随足球场的标记进行定标。这为在整个非洲大陆广泛领域的高精度应用铺平了道路,包括精准农业、陆地和海上运输、铁路安全、无人机导航、测绘和测量。
Geoflex的超地理领域定位服务,自年起通过互联网订阅,包括实时处理或后处理。这种通过NIGCOMSAT-1R的L波段接收的演示消除了对额外电信链路的需求,从而可以在卫星信号广播的任何地方进行精确定位:如非洲和印度洋。该演示由AgencepourlaSécuritédelaNavigationAérienneenAfriqueetàMadagascar(ASECNA)资助,并与ThalesAleniaSpace、NIGCOMSAT和国家空间研究中心(ASECNA)合作开发技术。校正技术最初是由法国航天局CNES在长达12年的研究中开发的。它受到Geoflex授权的7项专利的保护,Geoflex将继续与CNES共同开发该技术。除了核心数据服务外,Geoflex还开发了一种定位引擎,其中包括传感器与多种其它技术的融合:惯性、光学、通信以及硬件开发套件。Geoflex为大量用例提供通用超地理领域定位:火车、汽车、船舶、无人机、智能手机、机器人、农业机械等。欧洲GNSS机构估计,GeoflexGNSS增强所涉及的市场将从年的亿欧元增长到年的亿欧元。
非洲和马达加斯加空中航行安全局(ASECNA)、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NIGCOMSAT)和泰雷兹(67%)和莱昂纳多(33%)的合资企业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正在共同努力加速发展ASECNA的A-SBAS(基于卫星的增强系统),以期为非洲和印度洋提供额外的卫星服务,并为非洲的广泛应用提供精密单点定位(PPP,CNES/Geoflex)和危险警告。
自年9月以来,三个合作伙伴已在非洲和印度洋(AFI)地区广播SBAS信号,以通过NigComSat-1R卫星在该地区提供首个SBAS开放服务。此次试验是继年1月在多哥洛美和6月在喀麦隆杜阿拉成功飞行演示之后进行的。通过卫星进行的特殊紧急情况预警服务的首次演示表明,该系统能够通过A-SBAS信号向手机广播预警信息,而无需地面网络。该服务向相关人群发送信息,提供有关危险类型和应遵循的说明的信息。第二次演示需要传输基于CNES/GeoflexPPP技术并使用A-SBAS信号的GNSS校正。这种方法表明该系统能够在整个非洲大陆实现几厘米以内的定位精度。
ASECNA是一个国际公共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在16,,平方公里的空域内提供空中航行服务,该空域分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定义的六个飞行情报区(F.I.R)。ASECNA还为机场管理、航空基础设施研究和建设、设备维护、空中导航仪器校准和民航人员培训开发提供解决方案。尼日利亚通信卫星有限公司(NIGCOMSAT)是联邦通信和数字经济部下属的一家公司机构,其使命是成为非洲领先的卫星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NIGCOMSATLtd.拥有并运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系统。该公司通过运营和管理地球静止通信卫星NigComSat-1R来提供创新和尖端的卫星通信解决方案,该卫星旨在通过横跨西非、中非和东南非的“2路”卫星通信系统提供国内卫星服务,以及如欧洲和亚洲国际卫星服务。该卫星是一种混合通信卫星,具有类似于EGNOS的导航覆盖服务(NOS)有效载荷。
专家视角
室内定位导航技术的核心应用场景
张杨
张杨,图聚智能创始人,国内室内导航领域知名专家,开创国内最早的室内地图标准和室内定位技术,是国内室内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军人;同时也是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上海市杨浦区人才等;领导图聚智能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室内地图系统、第一套停车场反向寻车系统、医院院内导航系统和第一套会展导航系统,为国内室内导航事业奠定了诸多的技术基础。
图1:测试人员在示范区进行室内定位测试
室内定位和导航技术自从年开始进入大众的眼中,迄今发展已经有近10年的光景。在这10年中,WiFi室内定位、蓝牙BLE室内定位、视觉室内定位、小基站SmallCell室内定位、UWB室内定位、AOA室内定位等等技术,相继登场,在各个市场的空间和应用场景展开竞争。每一种技术的成本各不相同、限制各不相同、定位精度各不相同,适用的场景也各不相同。但最后,大浪淘沙,所有技术都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而市场最后能支持的一定是具有核心价值的业务场景。也只有在具有核心价值的业务场景中能够适用的技术,最后才有相应的市场空间。
论及核心的业务场景,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定义。在这里,我们总结出来几点可以描述核心业务场景。首先是:刚性需求。任何场景,都不能是因为这个技术的产生才产生的,而必须是在这个技术产生之前就具有的需求场景。第二是:新技术相对于老的场景使用方式具备明显的便利性和成本优势,以便人们非常乐意迁移到使用新技术。第三是:具备明确的商业推动方。任何一个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一定有非常明确的推动方,否则这个技术就不可能被广泛使用。
依据如上三个标准,其实室内定位真正具有核心价值的应用场景就没有那么多了。我们经常谈到,在-年的时候,国内很多商场都建设了商场内的室内定位系统,一开始是用WIFI,后来是用蓝牙BLE,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从根本上说,这就是不符合“刚性需求”。因为人没有在商场中“导航”的诉求。养老院场景也是同样的。曾经人们认为所有养老院都应该配备老人“定位”系统,以便保障老人的安全。但是在实际上,给老人佩戴定位标签,不如给有行动困难的老人增加陪伴人员更加可靠,因为“定位”不能够完全解决老人的安全问题。
从目前来看,如下的场景具备成为核心应用场景的前途。
第一:地下停车场的有人导航和无人驾驶。未来的室外导航势必会延伸到室内导航,而且目前各个车企也都希望将自己的车载导航延伸至支持室内部分。停车场导航的特点是:1、停车场面积较大,而且结构复杂,是刚性需求;2、相对于用眼睛看,室内定位具有明显优势;3、车厂是这个环境的推动方,推动的源动力是车厂之间的竞争。且这个场景的规模也足够大,不论从车辆的数量和停车场的数量上讲,都具备很大的市场前景。但是这个场景的唯一问题是,它受制于车厂的开发进度,因此不清楚何时能够成为市场主流。
第二:医院院内导航。医院是非常特殊的场景,医院中人要去的目的地不是由个人来决定的,而是由医生指定的,医院里需要“导航”的需求非常刚性。且这个场景也是极少数,使用者自己不决定自己“目的地”的场景。而凡是使用者自己不能够决定“目的地”的场景,都是刚性场景。目前,我国正医院,医院的面积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患者在其中问路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院内导航是非常重要的市场场景。
第三:仓库。仓库中的货物管理、机器人自动取货、托盘定位等,都是仓库中提升运转效率非常重要的部分。在仓库里,如果能够实现定位技术,并且可以实现自动化管理的话,可以大大提高仓库的使用和周转效率。仓库的数量同样很庞大,因此符合一定的市场规模。
除了以上3个场景之外,工厂室内定位、会展室内定位、游乐场室内定位等也都有一定的市场空间。随着室内定位技术的深入开展,新的场景也必然会涌现。最后是否能出现类似“打车”软件这样的室内LBS应用,我们拭目以待。
大事速报——国内
网信办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年)》,提出将持续推进北斗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网信办)近日编制完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年)》。《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年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效,评估了年各地区信息化发展情况,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提到将持续推进北斗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
报告指出,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建设数字中国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数字化发展为总抓手,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加快交通、能源、市政、邮政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提升感知设施的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水平,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面向全球覆盖的新型网络,持续推进北斗产业化与商业化进程。
海南培育壮大航天产业,预计到年产值破百亿元
海南省公布《海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推进火箭研发和商业卫星研制、卫星导航等产业发展,建设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和“航天+”产业示范区。到年,航天产业产值突破亿元人民币。
航天科技是海南重点培育的“海陆空”三大高精尖产业之一。位于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于年建成使用,是中国首个开放型滨海航天发射场。《规划》提出,逐步将文昌国际航天城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商业火箭研发基地,建设商业遥感卫星研制全链条;明确加快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重点发展航天发射及配套服务,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制造,航天大数据开发应用,国际航天交流合作以及“航天+”涉及的教育、金融、会展、旅游、生命科学等产业。
《规划》称,将与中国科学院、知名航空航天类大学、航天科技集团等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加强合作,在文昌国际航天城等园区,共建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海南分院等一批科研分支机构,搭建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烟台高新区发布卫星及应用产业新政
近日,山东省烟台高新区对外发布《烟台高新区关于加快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加快构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卫星+”创新生态,高效高质高能推动烟台高新区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此次出台的“若干政策”着眼于“大、新、强、实、全”五点特色,从构建卫星产业生态、拓展卫星应用场景、强化公共平台建设、完善保障机制等四大方面推出14条力度超出预期,比肩全国一流的“硬核”创新举措,涵盖了卫星全产业链条内容,助力烟台高新区卫星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打造国内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总结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启动会在京召开
年7月13日,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总结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启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年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年会组织委员会秘书处的总结汇报。作为北斗系统进入全球化新时代举办的首届年会,第十二届年会紧扣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建党一百周年时代背景,全面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北斗系统的不凡发展历程和一流服务能力。与会专家聚焦卫星导航发展现状、动态及趋势进行了充分探讨与交流,有力促进了国内外卫星导航领域最新成果交流共享,推动了北斗系统与各领域创新融合应用。第十二届年会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会参展人数最多、发布成果最多、地方特色最显著的一届年会。
第十三届年会(CSNC)拟于年5月在北京召开,涵盖高峰论坛、学术交流、高端论坛、成就博览、科学普及等版块内容。会议期间还进行了第十四届年会承办地的遴选,申办地济南市和沈阳市分别进行了申办陈述。按照《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承办单位遴选办法》,经投票,第一顺位为沈阳市,第二顺位为济南市。
大事速报——国际
欧洲启动太空发展投资计划
据人民日报消息,欧洲航天局近日宣布正式启动“欧盟太空计划”,将斥巨资加快欧盟27国和英国在卫星导航、地球观测、空间态势感知和安全通信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作为这项太空发展投资计划开启的标志,欧洲航天局和欧盟委员会签署了金融框架伙伴协议。根据该协议,从年到年,欧盟将从其太空预算中直接划拨近90亿欧元给欧洲航天局,作为“欧盟太空计划”专项资金。
欧洲航天局发表声明称:“这笔资金将大力推动欧盟的三大太空旗舰项目——‘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哥白尼’对地观测项目、‘欧洲地球静止导航重叠服务’星基导航增强系统,还将重点支持在空间态势感知和安全通信等领域的新项目。”
欧盟太空计划署表示,“欧盟太空计划”将大幅提升欧盟在太空的战略地位,有助于通过太空技术推动欧洲疫后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绿色和数字经济转型,保障欧盟的战略自主权。这项计划有望对欧盟各个行业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通过为欧盟公民、企业和政府创造增值、安全和有保障的空间服务,产生更高的投资回报,到年欧盟与太空相关的工作岗位将增加到40万个。
NTS-3试验卫星平台完成交付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已经完成了美太空军“导航技术卫星”-3(NTS-3)ESPAStar-D卫星平台的交付,并将于年发射。ESPAStar-D是商用卫星平台,包括通信、电源和控制子系统,具有标准接口,可实现有效载荷的集成;具有美空军开发的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二次有效载荷适配器(ESPA)环,使制造商能够在一个运载火箭上堆叠多个有效载荷。
平台交付后,NTS-3PNT有效载荷将与平台集成,形成NTS-3卫星。此外,美空军还交付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测试体系架构接收机,这是一种可重编程软件定义设备,可接收GPS信号和NTS-3发射的先进PNT信号。该卫星在移交给美国太空军之前,美空军将进行为期一年的测试。移交后,美太空军将卫星集成至GPS星座。
美空军测试GPS拒止作战环境下的新型导航技术
据美空军装备司令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jj/2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