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浙江理工大学来信已悉,共坚守,浙江农

发布时间:2020/9/9 17:46:57   点击数: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近一个月来

一场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回信精神的“

大接龙”活动

在高校间开展

就在昨天,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号召两校青年

不惧风雨、勇挑重担,

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绽放绚丽之花!

今天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我们都是收信人,继续加油,

高校青年共创未来!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3月15日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

全体“90后”党员回信

向奋斗在抗疫各条战线上的青年们

致以诚挚问候

高度赞扬了青年一代

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情怀

总书记的回信

温暖亲切、语重心长、催人奋进

对广大青年学子

抱有殷切的期盼

01

师生感悟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信,浙农林大的师生们倍受鼓舞,第一时间开展了线上交流学习。

师生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感悟总书记回信的精神,并将各自的感受和初心记录下来。

1马克思主义学院雷家军老师

——向学生解读回信精神

雷家军:

全国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省级名师工作室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曾作为浙江省六位代表之一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广大青年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经受考验,承当使命,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青年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对于我们这样的“老党员”和“老教师”来说,应和年轻人一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希望,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2马克思主义学院宫瑜老师

——带领学生解读学习回信精神

宫瑜:

省级名师工作室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90后”们用年轻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为这场牵动全国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让我感叹,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孩子,换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守护大家。我总结下我的体会,就是两个词,“安心”和“感谢”。在90后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使命感,把责任交给他们,我感到安心,同时,也感谢90后在此次抗击疫情中,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18级研究生乔再超:

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态度,是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的关键点,青年军、医、警、工等群体作出了突出贡献,青年有作为,国家有希望。新时代青年是国家强大的坚实支撑、力量源泉,我们青年应积极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心,扛起肩上的责任,为国家发展和社会需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热血。

3张敏生“心理育人”名师工作室

——就回信内容与工作实际结合进行了认真研讨

浙江农林大学张敏生“心理育人”名师工作室组织团队成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并就复学后如何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进行了认真研讨。

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不仅仅是对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全国青年一代如何结合自身岗位,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报效祖国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和要求。作为高校的青年教师,理应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大写的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4二级学院

林生院辅导员詹斌:

声声关怀激励人心,句句嘱托催人奋进。总书记的回信重视、关心、激励青年人,对广大青年寄予厚望。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鼓励青年大学生不负韶华、不负嘱托,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怀揣起大写的家国情怀,激励青年大学生以疫为鉴,励志勤学,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敢于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己任,努力绽放大写的青春梦想,为党和人民再建新功!

林业专业19级研究生杨佳颖:

青年是民族的栋梁,需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充分的发挥出了他们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优良品质,展现出了出了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是我们的楷模;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党的伟大,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成为一名有能力、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爱国青年。

工程学院辅导员龚芸:

“青年强则国强”。疫情面前,我们的90后不再是“自我”的“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毫不畏惧,主动靠前,用实际行动在这场“战疫”中充分彰显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谱写了一曲曲新时代青春赞歌。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尤感自豪,也倍感责任,我将牢记习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18级本科生何孟谣: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高度赞扬了90后党员们的为人民服务,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精神。也在激励这我们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我作为一名决心入党的大学生,更应该怀着克己为人,为人民服务,不畏艰辛,冲锋陷阵。在这些品质的洗礼下,我们将会变得可当重任。

经管学院辅导员郑凌峰: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深切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当代中国青年的肯定与期待。习总书记在回信中说到青年一代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做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更需要承担起这份历史的重任:首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传播者,锻炼自己常新之心、常新之行,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劲头,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其次,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理想信念的播种者、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青年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最后,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仁爱的实施者,爱岗位、爱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从而鼓舞更多的青年学子去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华彩。

金融工程专业17级本科生陈佳宇:

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使我更加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场对病毒的较量,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心系国家,希望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倾尽自己所能。最后向所有逆行的勇士们致敬,感谢你们对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

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博士生赞比亚留学生戴维:

很感谢习近平总书记认可青年人的勇敢、重担和合作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无论年龄大小,大家团结一致就能解决面对的困难。在地球村,我们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非洲青年也会尽全力贡献出自己的绵薄的力量,支持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来解决任何遇到的困难。我们和中国人民永远是同胞,是一家人。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喀麦隆留学生雍珂:

听到疫情发生的时候,我的家人不停地打电话询问我的安全。我告诉他们不要担心,我很安全。学校为了我们的安全,进行封闭式管理,十分严格。同时,我和其他留学生们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与支持,我认为我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所以我决定当志愿者来协助老师们。

在疫情面前,中国政府的正确决定与措施,中国人民的团结与积极向上,这些都有目共睹。老师们放弃休息,与我们在一起抗击疫情。现在,我可以把我在中国所学过、听过和看过的防控疫情措施教给在非洲的家人和好友,保障他们的安全。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生尼日利亚留学生周鸣远: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留校的同学们都有点担心,但由于伟大的中国采取了最有效的防控措施,让在中国的每一个人都放心下来。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里的90后青年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他们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身为90后的一员,不管何时何地,我都会毫不犹豫奉献我的力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继续绽放绚丽之花。

02

志愿者助力战“疫”,农林学子一马当先

寒假期间,我校广大学生也纷纷向家庭所在地提出申请,以志愿方式参加当地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以自己的青春热情和社会担当,助力打赢这场战“疫”。

林生院17级本科生雷朝礼

雷朝礼加入苍南县凤阳畲乡防疫巡逻队,参与了3次危险人员集中隔离和1次危险人员看守工作。

经管学院18级本科生唐晨凯

唐晨凯在疫情期间参与国道和嘉善火车站防疫卡点志愿服务。

工程学院18级研究生蔡存成

蔡存成在疫情期间参与交通卡点值守工作。

园林学院16级本科生王铭杰

王铭杰向温州当地社区、派出所等单位捐赠个N95口罩后接受媒体采访。

03

雷锋班成员积极行动,在服务中续写雷锋日记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农林大学“续写雷锋日记”系列活动持续开展。身处各地的雷锋班成员积极行动,续写雷锋日记,记录下抗击疫情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还积极参与地方志愿者工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在实践中传承雷锋精神。

郑宇轩

中共预备党员,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班长,法学专业大二学生

年2月8日星期六晴

今天是元宵节,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人们应当阖家欢聚、团圆赏月。但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团圆成为了眼下最奢侈的事情。早上7点半,作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的一员,我如往常一样按时来到自己负责的防疫卡点,开始工作。我的任务主要是对进出卡点的居民进行体温监测并向他们发放、核验临时出入证,此外有时我也会参与道路巡查等防疫工作。我所负责的卡点内有着7、8个小区以及一批自建房,涉及到的居民数量庞大、关系复杂,我的工作量很是不小。但作为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的班长,我心里深深地明白着一个道理,那就是:“越是工作困难的地方,就越是需要我的地方!”,这也是我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中午12点,工作告一段落。我看看了手中的记录本,这一上午从我手中发放、核验的临时出入证总计达到了一百六十多张。正当我打算吃桶泡面,休息一下的时候,忽然从卡点里迎面走来了几位居民。我仔细一看,他们手中都端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圆,这是热心居民们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给我们这些防疫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尽管疫情尚未平息,前路亦不乏挑战,但在吃下这碗汤圆后,我相信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中华儿女一定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茹梦婷

中共预备党员,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副班长,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专业大二学生

年2月6日星期四阴

今天是正月十三,也是我参加我村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第三天。都说“为防疫工作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努力,就是对抗疫一线工作者最好的支持和关怀。”

早上八点,在进行相关准备工作后,我和我村其他党员一起,戴上口罩、身穿红马甲,来到我村入口处的疫情防控站执勤。我主要负责入村车辆及人员的体温测量和登记工作。并在测量体温和登记信息的同时,向村民进行防疫知识宣传,增强村民对疫情的防护意识。志愿期间,我能明显感觉到大部分村民们还是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进出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各项检查。尽管天气寒冷,大多数防控工作又是在户外进行,但大家没喊过一句苦和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用自己的力量换取我村的安宁与稳定,守护村民的身体安全和健康。温暖人心的是,一些暖心的村民陆续向监控站送来口罩、矿泉水、牛奶、面包、水果等防疫物资,或是端来一大锅自家煮好的还冒着热气的茶叶蛋,助力监控站开展疫情防控。

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旁观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这场防疫战中。“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在此向全体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我们坚定必胜信念,向光而行,相信春天一定会早来,疫情一定会消除,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张智明

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成员,城市管理专业大四学生

年1月31日星期五晴

关上电脑,一路驱车回家,对着家门的那一刻,已经是深夜十二点钟。今天是我走上志愿服务岗位的第四天,四天的高压工作,就已经使我嗓子沙哑,满身疲惫,但我由衷的感到踏实,因为我能感受到我正在为防控疫情而贡献力量。每天,我都要往返五十余公里,到瑞安团市委工作,我的工作是审核确认瑞安地区报名的志愿者信息,并打电话联系确认,这几天算下来平均一天要打多个电话,虽然辛苦,但在我的努力下,到今天为止,已经有多名青年志愿者联系确认完毕,首批服务于安阳街道的志愿者也已成功安排到岗,因此,这对我而言,是值得纪念的一天。明天,我们会对接更多的单位,让更多的志愿者投入到一线去,相信通过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努力,疫情终将会被战胜,不久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叶健能

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成员,农村发展专业研一学生

年2月28日星期五多云

自从杭州推行健康码出行之后社区的进出也越加方便,不免的人员的流动也加强了,今天与我一起服务的社区主任再三叮嘱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强监测,确保社区没有外来输入病例。我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测量每位进社区人员的体温和查验健康码以及非本社区人员的行踪和目的。身为一名防疫志愿者,我所能做的就是竭尽全力确保每位进入小区的人员身体健康,确保小区居民不受外来病例影响。

志愿工作本就不分身份,不分轻重,不分苦甜,在我眼里每一位支持防疫工作,配合检查的人们都是一名优秀的志愿者。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没有人能确保每个明天都能更好,但这丝毫不妨碍我们在今天的勇气与努力。抬头再看,正是人间三月天!

赵紫萱

浙江农林大学雷锋班成员,文化产业管理(茶文化)专业大一学生

年2月28日星期五多云

今天是我加入防疫志愿者团队的第17天。过完了一个不似往日般热闹的春节,我和父母开始了宅家生活。但并未休息几日,父亲作为党员,又一次像17年前冲在非典一线那样参加了抗“疫”。每天看到父亲早出晚归,奔波劳累,我也被深深鼓舞着。同时,作为一名雷锋班的成员,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想为祖国、为大家、为小家尽一份力所能及的努力的想法在脑海里愈加强烈。于是,当我在得知社区需要防疫志愿者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申请加入社区,协助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参加抗“疫”工作的17天里,每次逐户打给小区住户排查情况的电话结束后,他们简单的“防疫工作不容易,你们辛苦了。”都令我无比暖心,也让我觉得我的工作是特别有价值、特别有意义。胳膊上戴着的“楼栋长”的红袖标,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身上担负着的责任和使命。

04

疫情下的逆行者保卫师生安全

王运强

年伊始,当疫情防控阻击战在浙农林大打响时,一批教职员工勇担使命,再次站到守护师生生命的最前沿。他们,年龄不同、岗位不同,却有着共同的使命、执着的追求和坚定的目标——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后勤集团卫生保健中心(校卫生所)主任王运强,正是其中一员。面对疫情“大考”,他英勇出战,冲锋在前,为师生健康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闻令而动冲锋一线

在全国疫情刚刚冒出苗头之时,王运强积极响应上级防控要求,组织医务人员采用线上学习方式,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并第一时间通过校学生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jt/195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