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麦隆 >> 喀麦隆交通 >> 1个世界之最,10个非洲之最尽在安哥
黄双,年月开始一个人的环球骑行,先后经过美国,欧洲19国,非洲17国,行程超2万8千多公里。现在纳米比亚。
世界之最-最高的物价说起世界上物价最高的城市,首先联想的肯定是北欧,伦敦,东京这样的地方,再不济也至少是悉尼吧,打死我也想不到它竟然是在非洲。即使在非洲8个多月了,虽然对大部分国家严重依赖进口,高物价的消费有所适应,知道它并不是之前所谓的‘非洲穷,什么都该很便宜’这样的概念,但是对于全世界物价排名榜首的城市居然真的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这个消息我仍然觉得很震惊。
耳闻不如眼见,为此我特意走访了罗安达的大小超市。
先拿最平民的日常品来说。
在华人超市里,猪肉要40元一斤,猕猴桃要50元,新鲜的龙眼和车厘子要元一斤,桶装矿泉水要60元,鸡蛋一盒0个要90元。据说几年前一颗白菜也要元以上。
有一天我在中餐馆吃饭,听到邻桌的人抢单,5个人,大概6个菜,就花了16万宽扎,按照银行汇率将近块人民币,按照黑市汇率也要0多。
除了吃饭,这里住宿成本也很高。如果住饭店,罗安达没有五星级饭店,最高级的四星级饭店的标准间每天要美元,而且必须提前半年预订,如果不讲究,住两星级饭店也要美元。长期租房也不便宜。在罗安达,租一套平方米左右的居室月租金要10美元。一套地段不错的平方米的公寓其物业费每平方米每月就要6美元。
罗安达密苏苏岛??
既然物价这么高,那么问题来了,罗安达的人岂不是都很有钱?是什么造成物价这么高的原因?
物价高的原因大致是两点。
首先是成本高,其次是有人愿意买(市场)。成本高容易理解,和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一样,安哥拉自身无法生产大部分的工业品,服务业也不发达。然后,安哥拉本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它是非洲第二大石油大国(第一是尼日利亚)这使得国内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矿业(尤其是石油业)相关的工作人员。
根据中情局的数据,石油占全国GDP的50%以上。石油工作者的月薪轻松上万美元。除此之外安哥拉仍然有数量可观的外国人。所以说虽然物价高,但是终归有人负担得起。
综合以上两点,罗安达拥有一个广大的市场以消费奢侈品(豪车美食等等),但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这是物价高的重要因素。
最大的贫富差距罗安达的极高物价仅局限在城市中心的区域;绝大部分人口被锁在城市郊区的巨大贫民窟中。这些人主要是在长达四十一年的战争中,大量内陆居民背井离乡成为了难民。
首先是独立战争。独立战争并未对繁荣的海岸造成严重损失,因为独立战争的主要形态是内陆的治安战。与几内亚、莫桑比克不同的是,安哥拉反政府武装并没有能够对葡萄牙造成严重打击。
但是在内陆,居民承受了严重损失。年开始的内战则完全将整个国家变成了战场,地雷和屠杀使得移民潮出现,罗安达这座城市承受了无法消化的大量涌入的人口。现在罗安达这座城市的人口占安哥拉全国的五分之一,是全国第二大城市的三十倍。
这是灾难性的。罗安达开始急剧扩张以尝试安置移民,它吞并了附近的几个市镇,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畸形的城市。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住在贫民窟,每天的生活成本极低,市中心的灯红酒绿是另一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物价并没有非常高。
知乎上不少问题都在阐述迪拜的“一边豪车满街,一边劳工落泪”,罗安达亦如是,只是要严重得多。所以说,我们应当明确,罗安达的高物价主要指城中心,那个三星级酒店三百多美元一晚的地方。
最频繁的绑架案在首都罗安达的两周时间里,几乎每天早上醒来就是一则华人被绑架的消息,有时是两起。
罗安达也是华人最集中的地方,最高峰期时曾有将近40万中国人,乃至于有一条20公里长的高速公路两旁几乎都是华人街,路上也能随处可见中国的广告牌。近两年油价和汇率下跌,在安哥拉的华人大幅锐减,但这仍然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贫富的严重差距,华人习惯携带现金,生活铺张浪费,当地黑工对华人的了解跟踪等都是抢劫,绑架案发原因,对很多当地人来说,我们的一桌酒席或者是浪费掉的几席饭菜,就可以足够养活他们几个月。
另外的主要原因之一,我认为,也有华人和黑人之间的相互不信任和不了解。不管是个体户还是企业,都需要雇佣当地黑工,可是很多起绑架案的背后,却是这些黑工所致。老板和雇员,在长期的相处中,并没有建立起任何的情感联结和文化了解,反而是一个彼此防备甚至是敌对的角度。‘引狼入室’往往是彼此的沟通和融入不当埋下的祸根。
今天我在曾经写过的尼日利亚那篇文章下看到一篇新留言,说他有一次在黑人员工生日时给了她元,结果在圣诞节时收到了等值的礼物,当时真的就被感动了。
我们很多时候都觉得对黑人的好要么他们只会感恩上帝不会感恩我们,要么让他们养成习惯接受的不好习惯,其实这只是我们的方式问题而已。就像教育孩子一样,你给他一次次购买贵重礼物他会觉得理所当然,可是当你真正花出时间陪伴他一天他会开心铭记很久。人和人的相处也是一样,等量的金钱和情感的投入不等于等量的价值。
我在尼日利亚遇到过一个法籍华人,有一次很晚了我们聚会后,他们让司机过来接我。之前也和不少华人雇佣的黑人司机打过交道,但是很多总是脾气不好,脸色阴沉,我都有一种感觉欠人家钱的惧怕。
但是那个司机却满脸笑容,那天很晚了他依然很耐心。他很健谈,上车后开始和我说个不停,他说他的老板马上就要回到法国了,他也就不当司机了。我说那你还可以接着找别的主顾啊,他说他在外省买了一块地,到时候他会开辟一片农业园,这是他最感兴趣的事。他说他真的很感谢他的中国老板,她从中国帮他买了一些种子,而且也介绍了一些农业上的朋友教他技术。
在平时的相处中,我注意到,只要是加班,她都会付给他加班费,只要是我们一起去吃饭,她会给饭钱去司机让他去自由用餐,平常用车时,要等多久,她都会明确告知。
只是很平常的一些小事,但是很多人都忽略的平等和尊重。
现在社会的快节奏让我们总是着眼于能够立竿见影的事,暴发,暴利,暴美(整容),一夜成名。我们宁愿砍光一片森林,却没有耐心等待一颗小树苗的成长;我们宁愿相信自己没有潜力,却不肯花时间坚持一份梦想;我们宁愿等孩子长大出现问题后花重金和时间来弥补感情,却不愿在他小的时候就开始陪伴和教育;我们宁愿花几百万给绑匪,却不愿投资做文化的培植和融入。
非洲每个国家都驻扎着大批华人,有的人付出了青春,有的人付出了生命,有的人在国外生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过真正的归属和融入,其实不管我们选择哪一种生活,在哪里生活,获得幸福最好的方式不是羡慕别人的故乡和远方,而是做一个有血有情的当地人。
语言-学习所在国家的语言,口头禅和习语,也教会自己的当地员工学习中文。语言的相同能够加强彼此的感情和了解。
文化-很多国家都有特别的习俗和风俗,尽可能的去加入和了解,比如参加员工的一次婚礼,和他们一起在周末的晚上跳一次舞。中国的文化也对当地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比如中国电影,功夫,特色食物,可以身体力行的教他们或者向他们展示这些影片。
培训-企业可以开展每周一次的员工培训,关于礼仪,文化,语言,思想进行展开,以及员工的表彰大会。一个人对工作最大的归属感来源于在工作地的提升成长和成就感。
活动-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邀请非洲员工一起,加入抽奖,包饺子或者晚会等环节。
在这之前我有参加尼日利亚孔子学院举办的元宵会,当地黑人表演中国歌舞,功夫,猜谜等。孔院在非洲很多地方都有,对当地黑人没有任何门槛限制,很多人通过中文的学习也获得了去中国留学的机会。其实文化的交融,不仅是国家的事,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海外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他们了解最美的中国,也为了我们在海外更好的生活。
安哥拉妇联会??
最美的峡谷在卢班戈,高山因流水、风化等作用在中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裂缝,由于山峰与高原的落差将近0米,就形成了一个峡谷的景观
最惊险的盘山路有点像川藏线的72拐。在卢班戈到纳米贝的路上。
最大的耶稣像巴西里约热内卢有个世界闻名的耶稣山,一座高8米的巨大耶稣像矗立在里约的科尔瓦多山上。从里约城内的任何位置,据说抬头可以看见那座高高的耶稣山。巧合的是,在安哥拉内陆城市卢班戈也有一座缩小版的耶稣像。两个同为前葡语国家,同时建立这样一个景点。卢班戈位于安哥拉的威拉高原上,城市南面被升起的高山环绕。耶稣像就建在其中一座高山上,从上面正好可以俯瞰整个卢班戈市。
安哥拉人口中49%信奉天主教,1%信奉新教,可以说基督教徒占了该国人口的大部分。去的那天整好有一帮学生在耶稣像下进行祷告。
最美的夕阳每天的随手拍也都是美景
最大的温度差因为海拔高,早穿棉袄午穿纱,连续两晚都被冻醒,于是开始了每天早上煮热咖啡的习惯。
最频繁的爆胎两天内三次爆胎。
最意想不到的相逢1.两个月前在喀麦隆遇到了这位从日本一路骑到非洲的摩托车手,这个月在安哥拉又分别两次和他在路上偶遇。
2.从斯洛伐克一路骑到非洲的人。和我在非洲同样的路线和时间,却在安哥拉才相遇。
.背着狮王美语书包的安哥拉小女孩,让我激动了好久。后来我的原来的学生家长雯雯妈妈说他们真的捐助了自己的这个书包,漂洋过海来相逢~
最多样地点的露营
村庄
警察局
加油站
废旧厂房
卡车
注:以上关于安哥拉评论纯属个人观点,不一定准确。
欢迎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jt/2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