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麦隆 >> 喀麦隆交通 >> 幕后这只是一档外国人唱中国歌的节目图样图
国庆长假期间,东方卫视“中华系列”再添新成员——全新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唱响中华》将邀请全球外国友人齐聚舞台,一同唱响对中国的祝福。
也许你会说:外国人唱中国歌,有啥了不起?
但真的看了后,你会发现,这档节目,还真是有点“了不起”。
《唱响中华》为中国喝彩从《诗书中华》、到《喝彩中华》,再到即将在国庆期间亮相的《唱响中华》,东方娱乐原创出品、东方卫视“中华系列”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不仅让诗书、戏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吸引更多的国际友人。
这个“十一”,怀抱着对中国的热爱,来自世界各国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的“同胞手足”们齐聚“东方”,一起为中国祝福。
爱唱中国歌的老外真不少~
作为一档原创音乐文化类节目,东方娱乐独立制作人、《唱响中华》总导演翟佳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节目,通过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影响力;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诠释‘中国梦’的深刻影响力。”每一位登台的外国友人带来的歌曲,都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却因为喜欢中国,喜欢中华文化,而有了发自内心的共鸣。中国的优秀歌曲也成为了我们与世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及纽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唱响中华》并非只是一档单纯的外国人唱中国歌的节目,而是一档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内核的音乐文化类节目。”
3天的节目,《唱响中华》设置了3个不同的主题,依次为“我爱你,中国”、“美丽中国走起来”“我和我的祖国”,多角度反映外国友人对于中国共同的爱,用不同的歌曲来展现当下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唱响中华》还特别设立了一个由歌手沙宝亮、袁娅维、黄舒骏,与东方卫视主持人曹可凡、陈蓉组成的“唱响观察团”,与外国友人们精彩互动。每期节目中,由位现场观众选出的当场最受欢迎的歌者,将与“唱响观察团”中的歌手观察员合作,为祖国庆生。
结缘中国情牵一生来到《唱响中华》舞台上的外国友人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
来自喀麦隆的捷盖,因为爸爸是个中国功夫迷,从小跟着爸爸看李小龙的电影,对中国有了向往。
来自俄罗斯的娜塔莉因为迷恋中国的古诗词,下决心学习中文,将来的某一天要将中国古诗词翻译成俄文。
来自加纳的米兰,从小就和迷恋中国文化、中国瓷器的爸爸有个约定,等到她18岁时要一起来中国,可惜她六七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她一个人守着这个约定,半工半读实现了当年与爸爸一起许下的心愿。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唱功不俗,外国友人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喜爱与了解也让人惊叹。现场,面对“唱响观察团”的重重“考验”,“中国通”们都能沉着应对。
穿着长袍,走上《唱响中华》的舞台,一开口就是字正腔圆的“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捷盖,来自遥远的喀麦隆”,台风稳健的他表示,看到唱响观察员团的成员们倍感亲切,“因为我也曾是我们国家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可以说是‘喀麦隆的曹可凡’。”一番话,逗得现场笑声一片,作为曹可凡的老搭档,陈蓉笑言:“除了肤色不同,两人还真有些相像。”
不过别说,捷盖和曹可凡之间还真有些缘分。痴迷中国文化的捷盖,在中国学了一年语言之后,就拜丁广泉为师学习曲艺,他笑说,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山的师叔,“因为大山是姜昆的徒弟,姜昆是马季的徒弟,而马季是我师傅丁广泉的师哥,他们都是侯宝林大师的徒弟。我是侯宝林大师的徒孙。”
身为观察员的曹可凡听完笑说:“这样的话,那我们可就有点渊源了。我年轻的时候就曾陪着侯宝林大师演出,侯耀华、侯耀文,我叫他们二哥、三哥。”捷盖马上接过话茬,“那我该叫您一声‘叔叔好’。”这一个开场介绍,让中国、非洲两位“曹可凡”认了“亲戚”。
中非“曹可凡”国庆“对对碰”
而沙宝亮考起俄罗斯姑娘爱玲北京的老字号,姑娘回答得头头是道。
献礼人的人生经历与他们的歌曲融为一体,汇聚成了一股对于中国的爱,这份爱穿越国界,无关肤色,无关语言,在这个舞台上让我们一起“唱响中华”!
10月1日、3日、6日每晚22:45东方卫视播出
编辑/可达丫制作/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