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500强企业为何纷纷入驻衡阳背后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2/9/12 20:20:21   点击数:
白颠凤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dbfzl/200628/7998441.html

记者许珂

坐落在衡州大道以南、酃湖公园畔的珠晖万达项目,是衡阳城东的重要商业综合体。商场自今年6月底正式营业以来,日均营业额达余万元,发展来势向好。

“从项目筹建到开业运营,政府多层面、多维度为企业创优营商环境,为商场开门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衡阳点赞!”酃湖万达广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巧财开心地说道。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我市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把手”工程予以推进的生动缩影。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更是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肥沃土壤。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切实增强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可喜的变化。

强企业纷纷进驻衡阳,项目“雁阵”频添新活力

招商引资是衡阳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撬动衡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怎样评价招商引资质量高低?“三类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

近年来,我市坚持“发展需要企业、发展重视企业”的招商理念,重点瞄准强企业,实施精准招商,高起点引进投资、合作项目,真正做到了“重商、安商、稳商”,全市民营企业投资总比和经济贸易贡献度大幅度提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年至今,我市共引进三类强(世界财富强、中国企业强和民营企业强)项目62个,投资总额.8亿元。其中,民营强项目34个,占54.8%,投资总额.5亿元,占49.7%;均和集团、超威集团系“首次入湘”投资,受到省级相关政策支持与褒奖。今年9月,在省委、省政府举办的“中国民营企业强峰会暨三高四新战略大会”上,我市一次性成功签约、引进强投资项目8个,得到省组委会和相关企业的点赞。

“安商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目的,是立足点。只有安商做得好,才能一头挑起招商的重任,一头收到“稳商”的成效。”市商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让民营企业强在衡产业持续优化,我市加快引进发展势头好、结构优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新引进的34个民营强项目中,工业制造业项目5个,占14.7%;能源与城市基础设施项目5个,占14.7%;农业产业化项目2个,占5.9%;第三产业及其他项目23个,占67.6%。为不断提升“安商”软环境,我市还鼓励在衡企业创新发展,现富士康集团、万达集团、建滔集团、京东集团、杉杉集团、特变电工、比亚迪、步步高、红星美凯龙等民营强企业扎根雁城,并持续追加、扩大在衡投资;富士康全球财会结算中心、裕展智能手机精密机构件、工业富联“智造谷”创新科技园等项目接连落户衡阳,倾心打造全国首座“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世界灯塔工厂应用示范基地”,实现从人才到技能多维赋能。

同时,我市始终秉持“企业成就城市,城市造就企业”的理念,为民营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市民营企业综合实力持续增加。“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约亿元。其中,以富士康为主的民营强企业外贸进出口约为亿元,占50.6%;大力支持衡阳本土民营企业向外扩展,推动衡阳特变电工在尼日利亚、喀麦隆等海外市场开发项目,多个外经合作项目成功入选省级以上重点项目库,签约及洽谈项目总额超过60亿美元,实现正向反馈,公司连续十四年成为衡阳市直企业第一纳税大户,湖南省纳税50强企业。

这些引入我市的“三类强”项目,无疑能极大拉动衡阳的经济快速发展。

有数据统计,今年1--7月,全市招商引资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市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同比增长99.06%;实现内联引资项目个,实际到位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25.02%。

促改革优服务,降成本解难题,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

大力推进“综合窗”改革,在全省首创“跨域通办”改革,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异地可办、全城通办;

8大类52个涉税事项实现“市内通办”,项办税事项实现“非接触”办理。1--8月,全市累计减免税费46.86亿元;

......

一串串“放管服”改革的数据,折射出的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个个有力举措。

“现在注册公司真是方便,全程网上办理,1个工作日就能出证,省心又便捷。让我们比原计划提前半个多月开业,衡阳营商环境越来越好了。”今年8月,杨志在珠晖区东风街道开了一家火锅店,首次创业,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让他非常满意。

“态度好、速度快”是如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给杨志的一个新印象。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建立由市长任总召集人的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市级层面抓统筹、各级各部门抓落地”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出台《“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方案》,创新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构建“以市场主体评价为核心,以日常考评为辅助”的考核机制,将“营商环境便利度”纳入绩效考核范围,设立个营商环境监督测评点,聘请名营商环境监督测评员,实现营商环境“请群众提、听群众说、让群众评”。

为打造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我市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积极开展“四减”工作,申报材料、办理环节、办理时间、跑动次数分别压减25%、30%、82%、90%以上,群众满意率达99.9%;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证照分离”,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大力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六联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实行“新开办企业首套公章免费刻制”,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

截至8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量40.57万户,其中企业总数8.59万户;大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在全省创新试点“先建后验”工业项目审批新模式,社会投资、政府投资审批时间分别压缩至47个、60个工作日,提速率分别达到74.6%、67.6%;有力推动不动产改革,成功开展不动产继承登记告知承诺制全国试点,积极探索“交房即交证”模式,实现住权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无时差;加快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直通个村(社区),在全省首创“码上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政务服务网上可办率达99.14%。开设优化营商环境“政企通”专席,建立“+好差评”机制。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网上“不见面”开标,在全省率先取消定点采购和协议供货,推出创新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中标贷”服务,实现政府采购交易全流程电子化、一站式完成;全面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中欧、中亚班列顺利开通,口岸通关效率进一步提升,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排名全省前列。

为打造共享共赢的创业环境,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优化企业奖补投入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搭建“奖补政策智慧云”服务平台,逐步形成涉企政策发布、审核、兑现服务“一张网”;先后出台“支持实体经济10条”“支持上市后备企业20条”等政策,设立每年万元的市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开展“援企服务·助力倍增”,筛选家企业纳入“年上市后备及培育企业名单”;实施“百千万”引才工程,创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的“UP”模式;推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三张清单”,创新实行“1+N”银企对接模式的“金融暖春行动”,惠及企业近家,签约授信金额近亿元。

以营商“软环境”铸就发展“硬实力”,衡阳走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之路

招商引资的稳步推进,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通涉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提高企业奖补政策兑现效率,近日,我市出台了《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优化企业奖补投入助推现代产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围绕打造“四个”发展高地实施奖补。

在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中,对新认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新认定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和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每年培育10个深度“上云”示范企业、5个深度“上平台”示范企业、5个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每个给予10万元奖励;对企业在实施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减员增效改造项目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项目,给予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贷款贴息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50万元奖励。每年培育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企业、2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7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车间的企业,每个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每年培育10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企业、1个湖南省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重点任务工程化攻关“揭榜挂帅”项目的企业,每个给予10万元奖励,等等。

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中,对首次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再次获得认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每年培育15个国省科技奖励企业,对入选的企业每个奖励10万元;每年支持10个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0个重点研发项目、40项基础应用研究,分别给予每个50万元、20万元、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分别按照国家级万元、省级万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奖励。对新列入国家、省级、市级的科技孵化器,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5万元的项目资助,等等。

在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中,对年度内外方股东实缴注册资本(以外汇到位资金为准,不包括外方股东的境内出资)的外商投资企业,按外方股东实缴注册资本(折合人民币)金额的0.5%予以奖励,单个企业年度内奖励最高限额可达万元;对符合《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鼓励支持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衡政办发〔〕10号)文件规定的新进总部企业,自认定当年起,前5年按地方财政贡献的一定比例缴入总部企业奖励资金池,通过预算安排,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等等。

在打造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高地中,对企业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的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主持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对主持、参与制定(排名前三位)行业标准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30万元、10万元。对主持、参与制定湖南省地方标准的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等等。

《实施意见》彰显的正是衡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与态度。

据了解,为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集聚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强大动力,我市还将出台《衡阳市民营企业“雏鹰”计划》,欲培育一批创新力强、竞争力强、影响力强的“雏鹰”企业,形成雁阵梯队,突出引领作用,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jt/251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