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年春节旅游趋势报告今年春节不回家

发布时间:2021/8/9 14:32:27   点击数:
中科公益抗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7/

年,巴菲特股东大会-上海陆家嘴并购联盟代表团15名特别参会资格,点我了解详情。

亮点:有机会获得巴菲特晚宴及肩并肩合影资格。

内地什么城市最有活力?

在这短短半个月内,仅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就会减少两三千万人。而全国多个县城,将迎来巨大的人流和交通流量。

然而,春节空城指数,是个反向指标。

春节空城越严重,恰恰说明外来人口越多,经济活力、城市吸引力就越强。相反,凡是春节拥堵加剧、限号限行不停、商场影院一座难求的城市,人口外流的风流就越大。

从春节空城排行中,我们不难发掘城市的活力。

01春节空城指数:深圳夺冠,苏州超广州

春节空城指数,哪个城市最高?

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

在这十大城市中,有四个城市位于珠三角,分别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有三个城市位于长三角,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京津冀区域仅有北京一城,中部区域仅有郑州一城,西部区域仅有成都一城。

这种格局,与人口流动的大趋势可谓相互契合,与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相互映照。

深圳空城指数最高,并不令人意外。深圳本来就是个外来人口之城,短短40年间,从一个小渔村变身为人口上千万的国际大都市,这正是得益于“孔雀东南飞”的全国人口大流动。

苏州超过广州,位列第五名。这与其作为外贸工业之城的地位相关。相比于广州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苏州的工业增长依旧强势。

年,苏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31万亿元,仅次于上海的3.48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位。强大的工业,为苏州带来巨大的外来就业人口。

同时,广州作为春节南向的最大旅游目的地之一,温暖气候、花城年味吸引了大量反向春运的人群,这让广州的空城指数有所降低。

相比而言,郑州、成都跻身空城指数前十,更具信号意义。这说明二线强省会的虹吸效应正在扩大,一边承接来自于一线城市的回流人口,另一边通过强省会战略不断吸纳省内的流动人口。

除了郑州和成都之外,武汉、西安、长沙、合肥等城市,也会逐渐上演这一幕。

02流动人口排行:深圳厦门领先,重庆石家庄垫底

春节空城指数,与流动人口的分布相互映照,成为城市吸引力的最直观体现。

这是全国主要城市人口排行:

从常住人口数来看,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当属重庆,重庆也是全国唯一超过万人口的城市。事实上,重庆虽是直辖市,但体量上相当于一省。

以年数据来看,常住人口超过万的城市共有11个,分别是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天津、广州、深圳、西安、石家庄、武汉、苏州。

但以流动人口来看,这一排序就会发生较大变化,但与春节空城指数城市大致重合。

不难看出,春运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流动人口占比都位居全国前列。

外来人口占比最多的城市是深圳,高达65%,其次是厦门、宁波、苏州,占比全部超过50%。

珠三角的广州、东莞、佛山,外来人口比例同样排在全国前列。广州是38%,东莞是49.85%,佛山是47.03%,人口吸引力可见一斑。

长三角的上海、苏州、杭州,外来人口占比同样排在前列。上海是40%,苏州是50.37%,杭州是49.01%。

京津冀的北京、天津、石家庄,分布极其悬殊。北京以36.59%的比例位居第一阵营,天津以32.21%的比例位居第二阵营,石家庄仅为8.13%,处于垫底位置。

至于人口总量最多的重庆,流动人口占比却处于垫底位置。这时因为重庆人口大量流出,近年来虽有回流,但依然挡不住流出。

03三大城市群的人口迁徙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是中国最大的三个城市群,也是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三大地区,同样也是春运人口迁徙的主要来源地。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三大城市群的人口流动各具特征。

在省际人口流动方面,京津冀主要以河南、山东、黑龙江为主,主要都是北部省份,其中河南、山东占比均高达17%以上。

珠三角以湖南、广西、四川为主,主要是泛珠三角地区的南方省份,其中与广东相邻的湖南、广西两省占比都高达20%以上。

长三角以安徽、河南、江西为主,主要是与长三角相距不远的中部省份,仅安徽占比就超过30%,而河南再一次显示其劳动力输出大省地位。

▎图表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长三角区域,上海、杭州是最大的流动人口吸纳地;在长三角,广深佛莞均具有人口吸纳效应;在京津冀,北京是主要人口吸纳地。

这与春节期间全国人口大迁徙的路径基本一致,北京面向河南山东,上海杭州面向安徽河南,广深面向湖南广西四川。

04人口流动的四大趋势

人口总量的增减,反映着城市吸引力的变化。而外来人口的多少,则是城市活力最为直观的指数。

随着年新生人口数量创下40年新低,全国的人口形势愈发严峻,城市之间的人口竞争越来越白热化,谁能吸引更多外来人口,谁能获得更多人口增量,谁就能在新一轮经济周期和房地产周期中获得强支撑。

具体而言,近年来,中国人口流动出现四大趋势:

其一,一线城市出现分化。年和年,京沪人口连续两年降低,这是城市主动抽疏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升级的因素所致,并不代表人口吸引力下降。

与此同时,广深人口吸纳力进一步扩大,年,深圳常住人口增加61.99万,广州常住人口增加45.49万,双双位于全国前列,一线城市的优势仍旧无与伦比。

其二,强二线城市人口吸纳力增强。苏州、杭州、郑州、成都等二线城市进入全国空城指数十强,外来人口比例同样位居全国前列,这说明强二线城市在人口竞争中越来越具有优势。

尤其是随着强省会战略的推进,加上抢人大战的刺激效应,二线城市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人口增量。

其三,大城市群效应越来越突出。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必然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哪个城市群辐射力最强,就能吸纳最多的人口。这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遥遥领先,京津冀次之,其他城市群还有待孵化。

其四,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还会加速。一是经济周期变化,三四线经济缺乏长远预期,产业吸纳力越来越弱,人口会持续外流。二是高铁等交通设施的完善,让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这反过来加速部分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外流。三是强省会、中心城市、城市群战略的推进,让资源越来越集中于中心城市,这对三四线显然不是好消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趁着这个时间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而不是在家里大吃大喝。

那么,猪年开年的中国人都去哪旅游呢?

4亿人在旅途

携程网发布的《春节长假旅游趋势预测报告》显示,年春节长假预计将有超过4亿人次出游,其中出境游人次约万。

上述数据较年同期进一步增长——年春节期间,全国出游人次为3.86亿人次,出境游人数为万。

不过,人多也有人多的坏处,春节期间机票、酒店等价格上涨,旅游产品价格一般比平时要贵出不少。

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春节出游趋势报告》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旅游产品价格较淡季上涨达30%~50%,部分线路甚至翻倍。

尤其是年初一、初二、初三(2月5日、6日、7日)这三天出发的产品价格最高,相比初五、初六(2月9日、10日)平均高出25%。

(图源:马蜂窝数据研究中心)

因此,部分游客从性价比和舒适度考虑,选择错峰出行。

途牛预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选择节前错峰游的游客最早1月25日左右就动身,提前出行人次占预订出游总人次的比例达到54%,比上一年增长7%,而“顺延”假期的游客则大多选择春节尾声2月7日左右才出发,占比达到18%,比上一年增长了4%。

同程旅游的数据则显示,春节黄金周出境游和国内游游客的出发时间有着显著差异,出境游游客更倾向于选择节前一周或节后一周内错峰出游,而国内游游客相对更倾向于在黄金周期间出游,特别是集中于农历大年初一和初二两天出游,选择节后出游的比例则相对较低。

中国人春节都去哪了?

在热门目的地方面,国内主要目的地集中于三亚、北京、广州、厦门、昆明、丽江、哈尔滨、成都、上海、桂林、西安、珠海、西双版纳、重庆、北海等城市。

如果以地域进行划分,则大部分集中于南方,表明冬季日均气温是春节出行的关键性指标。

在大部分内地居民春节出游选择温暖的南方的同时,“北上赏雪”也成为了近年来春节旅游的新趋势。

在多个旅游网站的年春节大数据榜单中,哈尔滨均位列其中,成为东北地区的代表城市。

数据显示,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已占全市旅游产业的一半比重。根据年哈尔滨市政府工作报告,未来将着力打造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冰雪人才培养高地、冰雪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做大做强冰雪产业。

出境游方面,驴妈妈数据显示,日本、泰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越南、印尼、毛里求斯、澳大利亚、法国、土耳其成为春节出境游十大热门目的地。

日本和泰国针对春节旅游接连推出签证利好政策。日本方面,从1月起针对高校生、3年内有两次赴日经历游客放宽了签证收入要求;泰国方面,泰国政府已于年11月21日正式开通电子落地签证申请系统。

外交部警告的旅游雷区

不过出国旅游虽然美好,也需要注意安全。

小编整理了最近一些外交部经常会针对中国游客海外旅游地的安全提醒,不容忽视。

“海外安全提醒”总共分为三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暂勿前往”、“谨慎前往”以及“注意安全”,其有效期通常不超过6个月,但到期后也可能会延期。

近期暂勿前往:土耳其东南部地区

在年11月发布的提醒:近期暂勿前往土耳其东南部地区,目前提醒尚未解除,仍然出现在领事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ly/229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