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百年征程奋进力量52ldqu

发布时间:2021/8/16 17:22:17   点击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红船领航|百年建党|牢记使命

(-)

“这样的党课太燃了,很走心。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要学好党史‘必修课’,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农学院级4班农艺与种业研究生张鹏飞由衷地说。

6月30日下午,骄阳似火、热浪滚滚,“人气爆棚”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让交流中心会议室挤得满满当当,3位来自不同学院的“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将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西农故事”与百年“精神谱系”相联系,为现场近名师生带来了思想盛宴。校党委副书记徐养福到场聆听,校党委副书记吕卫东主持党课,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名“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该活动也是学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01

弘扬伟大精神勇担科技创新使命

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张涌院士讲党课

慕名前来、掌声热烈、拍照分享……这些似曾相识的“追星”场景出现在了会议室里。

你可能会忍不住问:被追的“星”到底是谁?谁有这么大的魅力?没错,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医学院党委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张涌。

80分钟的党史学习专题党课,近四十张PPT,年过六旬、拥有36年党龄的张涌院士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弘扬伟大精神,勇担科技创新使命”的党课。他带领大家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伟大成就、伟大精神、伟大使命三个维度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当张涌院士讲到“过去两年,疫情下的中国,是全球唯一正增长经济体;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时,抑制不住的自豪写在师生脸上。

赵洪璋院士、朱显谟院士、李振声院士……一串串闪光的名字是我们熟悉的、身边的科学家,他们身体力行践行科学家精神。张涌院士动容地说,王建辰教授经历了24年党组织的培养和考验,一直初心未改,执着追求,是我国家畜生殖内分泌学和家畜胚胎工程的奠基人之一。钱菊芬教授出身名门,舍小家为国家,把一辈子奉献给西农,淡泊名利、严谨治学,成为我国家畜胚胎工程的奠基人之一。

结合身边的“西农故事”,联系朱德“干革命不能靠一、两个人,要靠大家”的论述,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的战略擘画指引下,张涌院士勉励师生要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不断增强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勇担科技创新使命。

动医学院党委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党支部成立于年7月1日,张涌院士任党支部书记,刘军教授和苏建民教授先后任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畜胚胎工程。支部现有党员42名,其中教师党员5名,研究生党员37名。团队先后荣获首批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年度优秀导师团队,第二批新时代党建“双创”工作样本党支部建设等。

02

学习白求恩精神做新时代国际合作楷模

学习白求恩精神

拥有21年党龄,被人们亲切的称为“草帽教授”的农学院党委旱农二支部书记海江波副教授从再次捧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三篇毛泽东在延安期间写下的光辉篇章讲起,介绍了白求恩的生平,分享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用生命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

白求恩精神诞生于战争年代,践行于救死扶伤的烽火前线,更发扬于和平建设时期。今年55岁、身兼非洲研究中心主任的海江波,自3年去埃塞俄比亚支教起,足迹遍布了坦桑尼亚、肯尼亚等10多个非洲国家,在20多次援助非洲的行动中,他将农业品种、技术和管理等模式和经验成功推广到了非洲。

做新时代国际合作楷模

会场上,一张张历史照片,仿佛将人们带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一批援助非洲专家团的身边,喀麦隆、莫桑比克、科摩罗的田间地头见证了一批批西农人在农业国际合作中与非洲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

在分析了农业对外合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介绍了学校中非农业合作概况后,海江波深刻剖析了非洲的经济特征、突出问题和迫切需求。他希望能有1%的老师带领10%的学生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ly/2304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