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是著名华侨之乡。山口镇居民80%以上是侨属,全镇现有1.1万名华侨旅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山口风光优美、生态良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省级旅游强镇。有汇聚石雕精品的青田中国石雕城,还有倍受游客青睐的千丝岩景区。石雕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石雕文化旅游区。
女娲补天遗石落青田
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为了补天,在大荒山炼成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石头,每块高十二丈,平面见方二十四丈,由于她炼石中多次把自己的鲜血洒在石头上,所以块块石头炼成之后,都是五彩缤纷,光彩照人——这就是天上彩霞的由来。补天后,石头还剩下一块,而这一块却是最先入炉,最后出炉,炼的时间比别的石头长,名叫云彩石,所以,她的彩色更加艳丽,质地更加精纯,还能随心所欲,变幻成各种人物。现在,她看到同自己一起炼就的彩石都已各得其所,在天空放出奇光异彩,而自己却没有了位置,心中多羡慕她们啊!于是,她化为一个妙龄少女向娲皇说:“娘娘,女儿云彩石愿听您吩咐,到下界去听万民使唤,供万民享用。” 蜗皇点了点头,用手朝东南方一指,轻轻说道:“好,到那里去吧!”云彩石听了,告辞女娲就腾云踩风,朝凡间飞去。
她在空中飞行,注意寻找人世间最穷困的地方。飞呀,飞呀,不知飞过多少座山,不知飘过多少条河,整整飞了七七四十九天,突然,看到东海之滨有一片寸草不长的荒山秃岭。这地方似乎被洪水刚刚淹过,地无生机,人烟稀少,路上偶有行人来住,也无不面带菜色;山那边,儿啼娘泣伴着巨浪滔滔,这是何等凄惨的—幅画面啊!云彩石想:我就应该为这里的穷苦苍生出点力才是。想罢,她便恢复原形,在这荒凉的地方轰然落了下来——这里就是如今的浙南青田县境。
当地的人见天上突然掉下一块五彩璀璨霞光闪耀的大石头,一个个都十分惊奇。人们发现那石头一面写着“大荒山”三个大字,一面还有一首诗:“不羡天堂美,只为人世穷;山民识吾日,劫后成富翁。”当即,有一个心灵手巧的人,细心地把这些字句都临摹了下来。忽然,那石头渐渐变小,最后钻入地下不见了。大家正在惊奇间,奇迹出现了:荒凉大地生出青青的草,长出参天大树,开出姹紫嫣红的花,百鸟齐鸣,溪水潺潺,好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
劫后余生的人们看到如此景象,个个都高兴极了,出外逃荒的人们也陆续回来了。人们用石刀、石锄开垦荒地,播种庄稼。他们在挖掘土地时,发现了一块块、一片片五彩缤纷的石头。这就是补天遗石下凡后,变化而成的,它连绵几十里,到处都可以挖到。
可是,这里的人一代代相沿下去,谁也没想到这些石头的用处,她在地下不知又沉睡了几千万年,终于有一天,补天遗石又在石头上化出几句诗来:“无缘可去补苍天,枉人红尘若许年;细想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取作奇传。”
封门,白垟,官洪底三大矿区位置
山口石与山口村名的来历
一天,一个砍柴人无意间将柴刀砍到石头上,他以为这下完了,这柴刀是向邻居借来的,刀若被石头咬个缺,拿什么赔他?可是,拿起来一看,刀口完好无损,那石头则被劈去了一片,露出五颜六色来。于是,他便把这块石头挖起来背回家,用凿刀刻动物,刻花瓶。原来,这彩色石头质地柔软细腻,能雕可琢,可以随意雕刻成各种各样的天地万物——“大者仙佛多威仪,小者杯杓几案施,精者篆刻蟠蛟螭,顽者虎豹熊罴狮。”这些精巧的工艺品,或流入皇家或远销外洋,从此青田石就闻名遐迩,成为奇珍异宝。人们纪念这块从天下掉下凡尘的“大荒山”五彩奇石,就把它落下的地方叫作“荒山”,也有写作“方山”的。将方山外面的地方叫石口,后来人们又改叫为山口。
著名的封门青产区封门山
青田石雕博物館
山口石雕祖师林瑞祥传奇
在青田石雕发源地山口,山上蕴藏着一种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的石头。传说,这种神奇的石头,是古时候天宫王母娘娘在一次庆祝寿诞蟠桃盛会时,不小心将手中玉盅里的琼浆玉露洒落此地形成的珍贵宝石,千万年后被当地一个叫林瑞祥的樵夫砍柴时偶然发现并开发利用,当地广为流传着诸多关于青田石雕与石雕祖师林瑞祥的神奇传说。
封门山景色
五彩青田石
相传青田四都,是商朝末年纣王叔父宰相比干后裔的集居地,其祖籍朝歌(今河南淇县),因当年纣王听信馋言,将叔父比干剖腹挖心,家人为避灭门之灾逃出朝歌,受官兵一路追杀逃到青田东南方向四都躲藏在一座树林丰茂的山中才得以幸免。先人看到此地山清水秀,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从此就改姓为林,称隐居的地名为林山,林瑞祥出生在林山一个农民的家庭,后随父迁居山口。因家庭贫穷,幼年时只上过不到一年的学就缀学,在家帮助父母干农活,砍柴、种田无所不做。但他非常喜爱读书识字,一有空闲在地上写写画画,深得父母和村人的喜爱和称赞。
?有一天,林瑞祥和同伴们一起到当地佛田山(今山口封门山)砍柴,因年青力气大,不一会儿就砍好了柴,见时间还早就坐在一块岩头背上休息。忽然,不远处的树上传来几声鹤的鸣叫声,他好奇地抬头看了起来,原来是树窝巢里的两只小白鹤,被延伸过来的藤条枝缠住了翅膀,急得小白鹤拼命扑打和鸣叫。林瑞祥见小白鹤非常可怜,就果断地手持柴刀爬上了大树,用力举刀砍断了缠在小白鹤翅膀上的藤条,救下了小白鹤,但在下树时一不小心将手中的柴刀“当”的一声掉落在了岩头背上。林瑞祥原以为刀口落在岩背肯定会被砸卷,但下树捡起柴刀后却让他感到非常的惊奇,不但刀口完好无损反而是地上的石头被柴刀砍下了一大块。林瑞祥捡起被柴刀砍下的石头反复细看,发现断口处青碧如玉,整块石头颜色青纯而晶莹剔透,觉得非常好奇,就把石头揣在怀里带回了家。
石雕工具
南北朝时的卧猪石雕件
明朝时瓜形水盂石雕件
三勿猴
石雕邮票
在家里林瑞祥拿出石头反复看了起来,然后又用石头在砖头上轻轻一划即留下了一道清晰的白色印迹,沾上水一磨竟变成油光闪闪尤如玉石一般,用刀轻轻地一凿刻,又脆又软,非常奏刀。林瑞祥越看越喜爱,觉得这是白鹤恩赐给自己的宝石,心想此石既然如此适于刻凿,何不将它雕刻成一只白鹤作为这一次奇遇的纪念。由于平时就喜欢刻刻画画,林瑞祥就真的动起了手,照着白鹤的样子细细地雕刻了起来。林瑞祥把刻好的白鹤拿给伙伴们看,大家觉得非常形象,即吉祥又好玩,都请林瑞祥也为他们刻一个。林瑞祥见村人如此喜欢和盛情相求也不推辞,就到发现石头的地方挖来了许多石头,一有空闲就在家认真地细刻起来。由于他天生聪明,心灵手巧,很快刻出了妇女头上佩戴的耳坠、头簪、手镯、老人的烟斗嘴和小孩喜爱的猪、猴、牛、羊等小物件,并把它们分送给大家。这些手工石雕小玩艺,虽然比较粗糙,当地人却非常喜欢。他雕刻的《卧猪》、《三勿猴》等石雕流传至今成为国家珍宝馆珍品被收藏。
青田各色石章
林如奎大师与作品
林瑞祥迷上了石雕。村人都称赞他心灵手巧,叫他把刻出来的多余物件拿到县城集市上去卖补贴家用,林瑞祥果真这样做了,一上市大家觉得非常新奇就被一抢而空,令林瑞祥非常高兴。从此,他一有空闲就在家雕刻然后拿去卖。有了雕石雕收入生活也慢慢好了起来,不但造了房子还娶了妻子成了家。后来村人见林瑞祥雕石头能卖钱,就纷纷送子女前来拜师学艺。林瑞祥为人厚道,只要有人前来求艺,都非常乐意教授,从来不推辞,技术也不保守,总是精心传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汗水的磨炼,林瑞祥的雕刻技艺也越来越精,当地人称赞他是在石岩上“雕图书”,名气很快传扬开了,山口村在他的影响下也慢慢形成了“雕图书”行业的雏形。但林瑞祥总感到自己雕的作品还缺点什么,只是找不出缺在什么地方。有一天,当地有个善画画的老秀才慕名来到他家,反复看了林瑞祥雕刻的作品后,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作品色彩单调,线条刻凿太死板,没有活力,不大气。村人听后都感到画秀才不自量,但林瑞祥听后却觉得秀才的话非常有道理。第二天,林瑞祥找来一块石头,捧在手里一边捉摸老秀才的话,一边反复观察石头的形状,一不小心将桌上一碗水倒在了石头上,想不到石头顿时五彩斑斓。这一发现令他感到非常的惊奇,他看到桌上自己采石带回家插在瓷瓶里的映山红,那鲜红的花朵、翠绿的花叶,把整个青白色的瓷瓶衬托得赏心悦目,心里豁然一亮,决定利用冻石中的红、黄、白三色雕成盛开的鲜花,用青、绿色雕成枝叶,用紫色雕成藤篮。经过林瑞祥的依色巧雕,不到几天时间一件精美的“牡丹花篮”作品就成功雕刻而成,令当地人拍手称绝,老秀才闻讯看到后也不禁连声称赞:“构思巧妙、色彩用得好,绝!”林瑞祥深知,任何艺术和行业的发展必须要有创新。于是他首先从雕刻工具开始,先后利用木工的车钻和刺条加以改进用于石雕的钻洞,创造了石雕的镂雕和圆雕、锥雕、浮雕、上腊等技艺,使作品变得更加层次感、立体感和富有色彩,题材也不断扩大范围,逐渐延伸到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等多个门类。由于他首先发现和开发利用青田“图书岩”的雕刻,形成青田的“雕图书”行业,当之无愧地被当地尊为雕“图书”行业的祖师。
倪东方大师与作品
林瑞祥的石雕手艺越来越精,雕刻的飞禽走兽会飞会跑,刻的花草能召峰引蝶,雕的山水能迷醉凡人的双眼,都称赞他的巧手是画龙点睛能把石头雕活的“神仙手”,越传越神。相传,有一年青田连续大旱,农田颗粒无收,百姓靠挖野菜、草根、剥树皮充饥,苦不堪言。林瑞祥心里着急但苦无办法,默默地站在雕刻好的石雕《凤凰瓶》前自言自语:“凤凰啊凤凰你是百鸟之王,如今只有您发善心才能救百姓了!”说完拿起凿子将凤凰的眼睛轻轻一点。这一点非同小可,只见石雕凤凰忽然活了起来展翅冲天长鸣,天上百鸟见后纷纷前来朝拜,凤凰带领百鸟飞向县城官府粮仓,将仓内的粮食一衔而空,飞送到百姓的家中,令饥饿的百姓欢欣雀跃。县官得知是山口林瑞祥雕刻的石雕凤凰所为,就派兵欲捉拿林瑞祥问罪。林瑞祥知道官兵会来,当晚就和几个徒弟抬来一块巨大的“图书石”,自己在岩上快速地刻凿起来,不到天亮一座名叫《万山图》的大型石雕就刻好了,此作主峰高耸入云,周围群山起卧,山湾溪流淙淙,山上树林参天,白云缭绕,正面峭壁上还刻着二行“二粒米中藏世界,半边壶内煮乾坤”的行书大字,整件石雕气势雄伟,还能隐隐约约听到山谷中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非常神奇,林瑞祥笑着叫乡亲们回家睡安稳觉,让官兵们在深山中捉迷藏。
张爱廷大师与作品
一连几天过去,县官不见派出的官兵回来,知道是林瑞祥用石雕《万山图》把官兵引到深山老林里去了,心里大惊急忙报将此事处州府。知府得知情况后非常惊奇,亲自点兵三千赶往青田。此时林瑞祥早已在家中又刻好了一件称《四海图》的大型石雕,让徒弟将它摆在通往山口的灵溪口路上。当知府带领官兵渡过瓯江三脚湾过了石郭岭直到灵溪口时,只见原来一马平川的灵溪口,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狂风怒号,波浪滔天,直向处州知府带领的官兵扑来,没有一个生还。这下可震怒了朝廷,皇帝决定派宰相假装学习石雕手艺打入林瑞祥家中进行破坏。宰相按照皇帝的旨意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偷偷地拿起铁锤和铁凿狠狠地敲断了《万山图》主峰的岩根和《四海图》的坝脚,不敢久留逃回京城报告了皇帝。皇帝以为林瑞祥的石雕被毁就没有了后忧,又派兵三千来到青田,此时灵溪口路边岩壁上刻着“万山图”三字的高山依然壁立,但因主峰岩根被砸断,摇摇欲坠,非常可怕,官兵刚到山下就“轰”的一声塌了下来被砸死了一大半,没死的急忙向路底逃生,但眼前是一片堤坝刻着“四海图”三字的汪洋大海,因坝脚被宰相捣碎,滔天的海浪直向官兵扑来全部被吞入水底。
林福照大师与作品
林瑞祥用雕刻的神奇石雕惩治朝廷官兵一事,被传为奇闻轰动了全国,林瑞祥和青田石雕更是名扬四海。从此找林瑞祥学习石雕的人越来越多,用来雕刻的“图书岩”成了石雕人眼中的宝石。旧时寻找“图书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和艰辛的事,找到能雕刻的石头艺人们会欣喜若狂,但官府和财主的眼睛也紧盯着矿工们找到的“图书岩”矿源,总想霸为己有借此发财。有一天,林瑞祥梦见自己所住的佛田山后一个岩洞的岩壁上,刻着“直岩下、横岩腰,十八担黄金耀,穷人可得黄金耀,万贯银债一笔销”几行大字。进去一看全是晶莹剔透的“图书岩”,正当高兴之时,忽然眼前出现了一位白发童颜的老人,告诉他:“这些石头都是很早年间天上女娲用来补天留下的遗石和王母娘娘寿宴洒落的琼浆玉露落此所变,非常珍贵你要用它为穷人谋福,千万不能落到官府、财主手里!”说完就飘然而去。林瑞祥醒来后,心想一定是神仙指点。第二天就带领徒弟上山去找,连续几天找遍了整座佛田山也不见“图书岩”的踪影,徒弟们都泄气了,说梦中的事不能当真。但林瑞祥却坚信梦中神仙的话,仍然天天在山上找。一天找累了坐在一棵树下休息,猛然看到远处有一块石柱岩与梦中的地点十分相似,就一下子精神振作起来带着徒弟来到了石柱岩下,经过仔细寻找,果然发现了一处松软的白泥。根据经验有白泥的地方就一定有“图书岩”。见此师徒们喜出望外,就在石柱旁搭起了草棚住下来,每天坚持顺着白泥挖山凿洞,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挖凿。苍天不负苦心人,终于发现了晶莹剔透的“图书岩”,不但色泽光亮,软硬适度,而且五彩斑斓。找到了宝贝,师徒们非常高兴,就将挖到的石头一一分发给村里的雕刻艺人,得到艺人们的一片赞誉。
林耀光大师与作品
不料此事传到官府耳朵,就带来一班衙役守在村口,命令林瑞祥将采到的“图书岩”交给官府,否则就要封死矿洞不准开采,但林瑞祥和徒弟们不予理睬。第二天农历九月十五,县官带来官兵把林瑞祥和几个徒弟抓到佛田山矿洞强行开采。进洞后林瑞祥和徒弟们还是坚决不采。县官非常恼火,大声对洞内吼道:“若再过半个时辰还不开采就把你们全部封死洞中!”想到梦中仙人的话,林瑞祥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半个时辰很快过去,县官见洞内依旧没有丝毫开采的动静,气急败坏,上前命令官兵封洞。正当官兵们挖石封洞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洞口顶上的一块巨大石笋塌了下来,顿时把县官和封洞的官兵一起砸死封在了洞中。随着响声洞口升起一股五彩烟云,两只白鹤驮起林瑞祥随着五彩烟云腾空而起,飞向远方,飞向天堂......。
?人们相信吉人天相,林瑞祥骑鹤升天得道成神而去,人们把林瑞祥尊为开山祖师和石雕祖师祭拜供奉,有求百应,非常灵验。
周伯琦大师与作品
?为了纪念保护“图书岩”被官府封死在矿洞里的林瑞祥和他的徒弟,将“佛田山”改称为“封门山”,称封门山上的“图书岩”矿洞为“封门洞”,称洞中蕴藏的“图书岩”冻石为“封门青”和“封门冻”,并尊林瑞祥为“佛田山祖老爷”。每年农历九月十五林瑞祥忌日,当地的石雕艺人们都会到佛田山(封门山)祭拜“山祖老爷”;矿工进洞开采“图书岩”前,要备办鱼肉香烛做“山福”,祈求“山祖老爷”保佑矿工进洞开采平安;学徒拜师要选黄道吉日,备办鸡(鸭)鱼、肉、粉干“四礼”,先由师傅引导敬拜祖师林瑞祥,然后端坐中堂接受徒弟的跪拜,三年学徒“出师”,徒弟还要办“四礼”谢师,师傅则以锯、凿、雕刻刀等石雕工具作为回礼,徒弟一经拜师,终生为父,以后每年四季八节,都还要备办礼物敬师,成为习俗。
祭祖师山神仪式视频
祭山神祭石雕祖师爷仪式
石雕研究院院长夏可承
石雕研究院藏品
罗隐秀山口赐言图书石
罗隐秀有一日过油竹到山口,林姓人家十分好客收留罗隐秀待如至亲。连住半月,临走问主人想做官还是想宝贝。主人见问的有趣,随便道:宝贝在哪?罗隐秀用手一指说;满山滿垄都是宝,子子孙孙用不完,三十六行多一行,图书雕刻最合算。因此林姓人家上山挖出晶莹透明的封门青,五彩石,珍贵比黄金。一传十,十传百,山口人形成了采石,雕刻,包装,运输,销售一条龙的石雕生产模式,人人有事做,代代富贵用不完。
牛克思大师与作品
林观博大师与作品
官洪底的传说
相传先前山口有户人家,父亡母含辛撫养二子长大,老大善良勤俭尽力培养老二读书,后老二中进士当了县官。一日老娘见老二当官三年不见信息,就带上盘缠和土产上路找老二,好容易找到县衙,但老二认为娘土气,穿着破烂有损自己身份不肯相认,还叫衙役轰走。老娘只得一路走一路哭,连日饥饿,昏倒在路,朦胧中有住白胡子老头对她说:“我这里有一把宝凿你拿回去,叫老大到村头西北角凿三下,有宝石尽用”。说完就不见了。老妈醒来手中真有一把凿,回到家叫老大到村头西北角岩壁上凿三下,突然石门大开,出现丈余石洞,全是发光的冻石,高兴极了,就把冻石拿回家,雕刻各种各样工艺品去卖,生活渐渐的好起来,娶妻建房生子。日子过得爽快。
这消息传到老二,心里眼红,带了一班衙役闯到山口,抢到宝洞,用老二宝凿在石壁上狠凿三下,一凿石洞摇晃,二凿火星四溅,三凿轰的一声石洞倒塌,老二和衙役全被封入洞内。从此,老百姓叫这个洞为"官陷底“,谐音官洪底一直至今。这里出产的雕刻石就叫官洪底石。
张爱光大师与作品
陶元洞的传说
相传山口有陶氏两兄弟,老大陶元,勤劳踏实俭朴,老二陶番偷懒刁钻无心。一次两兄弟在一座山东西两边凿洞采石。挖凿了一年不见矿苗,老二打退堂鼓不干了,老大坚持不歇,一天凿出一股泉水,出水处发现一大片红色冻石,后来陶元石洞越开越大,冻石越采越多,人们称该矿洞为陶元洞,一直开采至今。老二始终二手空空穷困到老。
周金甫大师与作品
九丘洞的传说
传说早年山口有十个打岩人去老鼠洞里采矿,打呀打,终于打到一窝白腊样润透的冻石。此时领头者生鬼主意,说肚子饿谁出去烧饭呀,大家肚里都有鬼不肯出去,只有一个老实人答应出洞烧饭。洞内九人就商量私分冻石的事,突然洞塌九人压死被埋,因洞内有九具尸体,后来人们就叫它为“九丘洞和"九匝洞"。
陈小甫大师与作品
封门青的传说
从前山口一姓周打岩老师梦见后半山腰找到一山洞全是青碧晶莹的宝石,位须眉俱白老人说洞中玉石全归他,醒来后带徒弟上山找了三月未见踪影。众人像泄气皮球瘫在一棵古松下,朦胧中周师傅发现不远处石柱下与梦中岩洞相仿,一下子精神百倍来到石柱岩下,果然有一滩松白泥,凭经验搭棚凿洞,七天后洞冒清泉,清泉边全是青碧亮晶矿石,质地青纯柔软。分卖雕刻艺人特別喜欢。挣到不少钱。
此事传到县官耳朵,县官带衙役赶到山口,下令玉石全部由官府收购。周师傅不同意,县官就强迫周师傅一班人下洞开采,亲自守洞口,连守三日,周师傅等均空手而归。第四天县官大发雷霆,命再不采出玉石就封洞,半天后仍不见玉石挖出,县官下令衙役封洞,突然洞口顶上一块岩笋塌了下来,将县官衙役与周师傅一班人全部封进洞内。
不知过了多少年,洞门被人重新打开,发现洞内3OO米处岩壁上凿刻着:"直岩下,横岩腰,十八担黄金耀,万贯银债一笔消"的打油诗。按示果然挖到十八担黄金耀玉石。后人纪念周师傅等打岩老师,便把这座山叫封门山,那洞叫封门洞,那冻石叫封门青。
封门山
山口西,上有巨岩矗立,名沙帽岩,抬轿岩,山势陡峭。开采历史悠久。传说古时十石工开到窝冻石,县官称冻石官家所有,命石工开采交官,石工不从,除一石工外出探听外,其余九人被县官封闭洞口屈死洞中,后人为纪念称此洞为封门洞,以为封门山。
封门洞
满缸红冻石的传说
从前山口有个针也戳不响的老实砍柴人,一日雨后上山砍柴发现柴边溪坑有一潭血红血红的水,连水里的鱼虾都发红,感奇怪但见水中有一巴掌大红石,极好看,但红石拿出水面,溪水又清澈起来,他拿回红石磨成一方章到处州城卖,轰动处州城,知府得知命人将砍柴人带到衙门。看石章爱不释手,命砍柴人找齐一对付钱。砍柴人无奈只好回山口找,找遍溪坑,踏破双双草鞋再也找不到第二块,不久砍柴人找疯了。边找边叫“红宝石找到了,找到了!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在砍柴人得红宝石的地方开采到了红石矿,因放在水里发红,雕刻晶莹红透鲜艳。称这种矿石为映水红和“满缸红“。
“龙蛋石”的传说
在很久以前,青田周村有个青年名叫周郎,每日以砍柴为生。有一天,周郎上山砍柴,路上拾到一颗晶莹透明、闪闪发光的珠子。于是,他坐在路旁耐心等待失主。突然从山下传来“救命”声。他迅速循声而去,只听见蟒蛇谷中有打斗声音。周郎赶到山谷,只见一个小女子挥着宝剑正与一条大蟒蛇搏斗着,他挥舞砍刀冲上去,蟒蛇回首喷出毒雾,将周郎毒昏在地。倒地时,他衣袋中滚出一颗珠子。小女子一见,将珠子含在口中,瞬间,女子化为一条小龙腾空搏击蟒蛇。只有三个回合,蟒蛇便一命呜呼。龙女将周郎救醒并叩头答谢他的救命之恩,然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龙女见周郎打从心底喜欢他。当晚,龙女就自作媒人自嫁,与周郎结为夫妻。有一天龙女带周郎游览桃花岛,无意行踪暴露。这天吃过晚饭,周郎早就睡了,龙女却想起自己的身世不能入睡,忧心如焚。原来龙女是东海龙王第九个女儿。三年前,她父亲东海龙王将她嫁给远在新疆天池的天池龙。龙女早已听说天池龙无恶不作,说什么也不同意。于是逃出龙宫,化作民女来到人间……这天半夜时分,东海龙王的三太子下凡要将龙女带回龙宫。龙女恳求等产下孩子后再回龙宫。三太子收兵回程。就在此时,一束电光射下,击在龙女身上,原来偷袭她的是天池龙。龙女疼痛难忍,从山顶滚到山脚,沿路产下许多龙卵。周郎找不到妻子,只见遍地龙卵。他悲痛至极,含泪将龙卵埋在地下。千百年之后,人们在周村发现了“龙卵”化石,这就是青田石雕中的珍品——周村龙蛋石。
白羊矿区
山口南,地属方山,传说该山一老汉养白羊一群,老汉病,一恶狼变少年假献殷勤,将白羊骗至山洞吃个精光,留下羊白变成雪白图书石,山洞取名白羊洞。又载:旧有土人采石,耗资无数无收,祷神得梦白羊而得此坑出白冻石,故名白羊石。
旦红(官洪)矿区
山口南,灵溪左,上自鲤鱼奇崖壁中,为元代官府所开,为官洪洞,其石最美。来自龙潭头杂岩中出紫白相间石名紫檀洪。有坟垄脉荫禁子孙宰猪有关名禁猪洪和头青洞。又因年久开采洞前有大批叶腊石(烂岩),常人搜选担运,称担洪和旦洪
尧石矿区
山口东,灵溪左,开采于明朝,旧称岩垄,七五年有牛寮坦叶南光在外头山山腰凿洞开采大量冻石,称南光洞。
南光洞
文彭,(一),字寿臣,号三桥,江苏吴县人,明代才子文征明长子,功书画篆刻,被尊为印学开山鼻祖。
明朝文彭巧遇青田石
传说明朝大文豪文彭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一日路过西虹桥,见一老人赶一骡驮着两筐石,肩挑两筐石与一生意人争执不休。发现老人是青田人贩卖青田石,生意人故意压价。文彭走近细看筐内石头,见质地细腻温润,有意试用篆刻石章,随着叫青田老人加倍给与,老人高兴将四筐石头送到文彭家中,文彭切块凑刀雕刻,手感特好,软硬适中,试作印得心应手,即邀来谷中司马,诅何震等文化巨子一起用刀雕刻起来,尤如文人遇知音,称青田石为篆刻石章石中君子,从此弃骨牙就青田石,而风行全明。从此青田石价格日高,青田石章皇室贡品,皇帝印玺,名扬天下。
郭沫若青田石雕题词:
青田石雕简略
年前,殷商时代的青田石雕作品"玉羽人",高厘米,枣红色,造型奇巧,刻工精细,已表现了成熟的艺术审美。年冬,自江西新于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
距今多年的六朝时期作为殉葬品的青田石雕"卧猪"。
清代乾隆皇帝八旬万寿节,大臣将一套60枚青田石雕的《宝典福书》印章进贡皇帝。同治年间,石雕作品又销往欧洲。光绪年间,青田石雕在南京"南洋劝业会"展出,并荣获银牌奖。
年,青田石雕在世界"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美国)上获最高荣誉奖--银牌奖章。
年,青田"冻石图章"参加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
年,青田石雕作品被选为国礼,赠送给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和印尼总统苏加诺。
年,青田石雕名艺人张仕宽、林如奎、朱正普、吴如乾四人参加了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仔细看了青田石雕《葡萄山》(张仕宽作),笑着赞扬说:"雕得真精细。"
年,文化巨匠郭沫若到青田参观石雕厂,并题诗。
年,周恩来总理参观全国工艺品新题材展览,对青田石雕《咏梅》(林如奎作)给予高度评价。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特约青田赶制石雕"小象"只,携回美国。
年,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成立。青田石雕《骏马奔腾》、《长征》、《赤道椰林》等作品,参加喀麦隆等国的浙江省工艺美术作品展览。
年,青田石雕20多件新作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邓小平同志称赞《谷子》(倪东方作)"俏色用得好"!《群马》(林耀光作)被选作国礼,赠送给朝鲜主席金日成。
年,首部电视纪录片《青田石雕》由浙江省电视台拍摄播映。青田县工艺美术公司在广州举办"青田石雕展销会"。
年,青田石雕获第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大奖。《高梁》(林如奎作)、《春》(周百琦作)、《秋》(倪东方作)3件作品获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年,《千里雄风》(林耀光作)获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二等奖。
年,《葡萄山》(留秀山作)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秀创作设计一等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青田石雕》明信片。耿飚、陈慕华、王任重告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在北京举办的青田石雕展销会。国防部长张爱萍为青田石雕题词"神工艺精"。
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先后视察青田,为青田石雕题词。香港集古斋书廊首次举办"青田石雕石章展览",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等出席,并作高度评价。
年,60多件青田石雕作品参加"浙江省工艺美术精英作品展览会"展览。上海科技电影制片厂拍摄《青田石雕》影片。
年,周百琦荣获轻工业部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林如奎原获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亦同时改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年,《杨梅》、《舞狮》、《人物印雕》等9件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展览。
年,《葡萄山》(张梅同作)被赠送美国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协会总部陈列室永久陈列。《印章雕刻》(夏法起作)获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
年,邮电部发行《春》(周百琦作)、《高梁》(林如奎作)、《丰收》(张爱廷作)、《花好月圆》(倪东方作)石雕特种邮票一套4枚。青田县委、县政府举办首届石雕文化节,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报道。《青田石雕邮票纪念册》出版发行。
年,《松鹤同春》(林如奎作)、《梅花香自苦寒来》(倪东方作)、《钟馗》(林福照作)、《知秋》(留秀山作)、《迎春》(林伯正作)等5件石雕精品被选到北京,参加建国45周年中国社会发展成就展,江泽民、李鹏、邹家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出,并对青田石雕精湛的技艺作了很高的评价。
年,林福照、林耀光、留秀山、叶棣荣等4位艺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周悟青、周南康等26位艺人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青田石雕研究院成立,林福照任院长。
年4月,国务院文化部授予青田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6月,国务院农业部授予青田县"中国石雕之乡"称号。
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期间,《野珍》(倪东方作)、《争艳》(林福照作)、《天长地久》(留秀山作)三件石雕精品被选送北京,参加党的十四大以来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赏。
年1月,《喜悦》(张爱廷作)、《时熟稔丰》(林伯正作)、《高梁》(周金甫作)、《年年有余》(叶品然作)等四件石雕精品被选送参加浙江省十四大以来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8月,青田县人民政府牵头组织成立了青田县石雕行业协会。
年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青田石雕作品《钟馗嫁妹》、《万里河山》获得金奖。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