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宋世雄用声音作名片

发布时间:2021/6/12 10:02:28   点击数:

伴随着新一代中国女排这几年的出色表现,“女排精神”再次出圈,表现中国女排的电影也多了起来。

“女排精神”再次出圈

年的国庆大片《我和我的祖国》中,《夺冠》单元便选择了年8月8日中国女排首夺奥运会金牌这一重大事件,今年国庆档上映的电影《夺冠》,也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了80年代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光辉历史。

《我和我的祖国》宋世雄讲解的中国女排首夺奥运冠军片段

在重现这些经典的赛事时,导演们总是不忘配上一段激昂的解说,仿佛只有这个人的声音才能带观众回到那个火热的80年代。这个人就是与赵忠祥、罗京并称为“央视播音三巨头”的宋世雄。

破格录取

宋世雄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井坨村,由于父母并没有记住他的生日,宋世雄只知道自己生于年。

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宋世雄

宋世雄长到5岁还不会说话,一度被当成哑巴,为此医院,但都查不出问题。直到6岁左右,他才开口喊了一声“妈妈”。

50年代初,宋世雄在中学偶尔的一次足球比赛中,突然听到大喇叭里传出的广播,那个“清脆悦耳、甜美、幽默、机智、灵敏”的声音,将远在先农坛体育场举办的北京足球队同八一足球队的比赛实况一一展现在了听众眼前。

从此,体育解说几乎占据了宋世雄全部的兴趣。只要是张之先生转播球赛,宋世雄便会早早地守在收音机前,等待收听和记录张之的解说,之后再一遍遍地背诵他的解说词,模仿他的语音和语调。

中国体育解说第一人张之

第二年,宋世雄便见到了自己的偶像,还观摩了张之转播一场体育比赛的全过程。回家后,他鼓起勇气给张之写了一封信,诉说自己对体育解说的热爱,没想到几天后就收到了回信,从此结下了二人长达40年的师生缘分。

年,宋世雄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再次见到了张之老师。他模仿了老师的一段解说,老师评价“声音很好,但是做作”,还鼓励他“体育解说需要文化知识,要多学习”。

宋世雄旧照

年,凭借着对体育解说的无比热爱和一副利索的嘴皮子,高中毕业的宋世雄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组破格录取。

宋世雄的妻子钟瑞曾回忆这师徒二人的相处:“张之老师非常疼爱宋世雄,在物质极端贫乏的60年代,他还自己买高价的水果糖给宋世雄。平时,在宋世雄转播的时候,他也会默默地为他倒水、擦汗,就像父亲一样。”

崭露头角

初创时期的体育组,只有张之、黄继辰、陈文清、宋世雄四个人,却承担着每年近40场体育转播以及每周固定3次体育节目的重任。

宋世雄旧照

刚刚高中毕业的宋世雄很清楚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做体育转播有几个先天不足。首先我没有受过高等(大学)教育,知识面相对贫乏;第二我没受过播音专业训练;第三,我不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因此也没有专业的体育知识。”

为了能在人才济济的大平台站住脚,他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三九天到东长安街体育场练习基本功,每天睡前都在拿着报纸自言自语,与母亲同在北京却一年也见不到几次面。用他的话说,“(那段日子)苦到难以想象的地步,我一年天几乎都在体育场或者办公室,没有什么家的概念”。

宋世雄旧照

年,第26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宋世雄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独立转播。原本觉得准备充分、信心十足的他,坐在转播台前的那一刻,竟然紧张得发抖。整场转播中,张之老师的一只手一直放在宋世雄的后背上,带给了他极大的安全感。

宋世雄工作照

尽管那次转播一战成名,宋世雄依然没有懈怠,并在此后多场的转播实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成为体育迷熟悉的体育讲解员之一。

他曾在自传中这样写道:“在那个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火热年代,我们每个青年人都有一颗火热的心,都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都想成为模范、标兵、红旗手。”

年,宋世雄现场解说照

特殊岁月里,宋世雄一度被迫停止工作。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在接见喀麦隆体育代表团时见到了当时的体委主任王猛。王震问为什么近来听不到宋世雄的声音了,王猛回答说宋世雄有点错,具体情况不大了解。王震来了一句“有什么了不得的错误,马上让他出来转播”,这才帮助宋世雄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主流声音

中国观众对于世界体育比赛的最初记忆大多是与宋世雄的声音联系在一起的。

年,中国第一次转播世界杯,尽管那年央视只转播了世界杯的决赛和三、四名比赛,还是在国内引发了轰动。宋世雄的讲解、阿根廷球星肯佩斯的长发以及河床体育场漫天飞舞的纸片,成了中国球迷对于世界杯的最初印象。

年,宋世雄主持首届央视主持人大赛

年3月20日,广播里传出宋世雄的声音,中国男排以3:2战胜南朝鲜队,获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资格。北大校园一片沸腾,学生们不约而同涌出宿舍楼,用点燃的扫把当火把,高喊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在中关村一带游行。这句口号后来甚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最强音。

解说了那么多场不同项目的比赛,宋世雄心里最偏爱的,还是中国女排的比赛。

从70年代起,为了采访中国女排,宋世雄和同事曾经多次坐着硬座火车从北京赶到福建漳州的女排训练基地,与队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与袁伟民、陈忠和等几位功勋教练都是好友,与郎平更是忘年交,从她17岁时便一步步见证了其成长,甚至连她“铁榔头”的绰号,也是源于宋世雄的一次解说。

年,宋世雄讲解中国女排与日本女排第二次交锋

“亲爱的听众、亲爱的观众,当你看到中国女排运动员在场上的精彩表现,可曾想到,她们是付出了多少代价啊!”年女排世界杯的赛场上,伴随着宋世雄略微颤抖的声音,中国女排首夺世界冠军的消息传到了停工停课守在电视机或收音机前的中国观众耳朵里。赛后,宋世雄收到了成千上万的听众来信,感谢他“如火山爆发般的语句,传递出了女排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

年,宋世雄在秘鲁现场转播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此后,中国女排“五连冠”的比赛,全部由宋世雄转播。姑娘们把他当作“福星”,每逢打硬仗,一定要让宋世雄穿上他在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冠时穿的那件衣服。

年,宋世雄在日本东京现场转播第五届女排世界杯

在那个经受了太多压抑的年代,“中国女排+宋氏解说”为中国观众带来了极大的力量,宋世雄的声音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当时中国体育的“主流声音”。

集体记忆

在电视和网络尚未普及时,宋世雄继承了第一代体育解说员事无巨细描述比赛画面的传统,独创了自己快速、清楚、准确、充满激情的“连珠炮”式解说风格,并培养出孙正平、韩乔生两位高徒,影响了中国很多年里的体育解说风格。

年,侯玉婷、王泰兴、宋世雄转播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

年,宋世雄被美国广播电视体育节目主持人协会评为该年度“最佳国际广播电视体育主持人”。

美国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主席勒罗伊·沃克尔这样评价宋世雄:“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宋世雄先生为把体育节目带给那里的男人、女人和儿童作出了贡献。36年中,他是中国人民的眼和耳,他是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体育节目主持人之一。”

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写来贺信,纽约市长朱利安现场致贺词,颁奖人原定为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的华语电视台还开出高薪,邀请宋世雄留下工作。宋世雄引用匈牙利爱国诗人的诗句婉拒:“即使世界给我珠宝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年,宋世雄主持CCTV杯中国乒乓球擂台赛颁奖仪式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转播比赛项目的增多,宋世雄专业化不够的弱点慢慢暴露,其解说方式也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有观众调侃:“宋世雄的足球解说简直就是一种变相的催眠术,1号传给2号,2号传给3号,3号传给4号,还没等到传给11号我就昏昏欲睡了。”

宋世雄工作照

但不可否认的是,宋世雄的声音早已作为中国体育史上的独特标志,凝结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

正如年北京奥运会,68岁的宋世雄的出现,成为那个夏天很多中年观众最欣慰的记忆,也如年上映的电影《夺冠》中,81岁的宋世雄再次为80年代中国女排的比赛片段配音,带年轻观众重温了那段热血岁月。

宋世雄担任北京奥运会体育解说员

宋世雄现身《夺冠》首映式现场

他的声音所代表的那个时代虽已成为过去,但每当央视体育频道响起“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现在您收看的是……”,总会有人想到,一位在体育解说岗位上奋斗了40余年的老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zz/2217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