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麦隆 >> 喀麦隆政治 >> 乌兹别克57亿陕西交控海外首单
撰文
主笔·韩博强
编辑
简佳
一般而言,“走出去”的企业都不容易,尤其是陕西企业。
近日,陕西路桥集团收到由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副州长亲笔签署的中标通知书,确定由陕西路桥集团与MemorUtkirChovkaLLC,(简称“麦摩尔”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撒马尔罕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合同金额美元(折合人民币5.71亿),计划工期3年。
我们注意到,这一项目是陕西交控集团成立1年以来第一个海外市政项目。
撒马尔罕:急待发展
撒马尔罕,面积51.9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提起这座城市,我们大多数人可能感到陌生,其实该城与西安年结为“友好城市”,而且都是古城。
史料记载,撒马尔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中国古籍称其为康国。在乌兹别克语中,撒马尔罕意为“肥沃的土地”,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攻占该城时赞叹:“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要比我想象中更为壮观。”
▲图:乌兹别克斯坦及撒马尔罕的位置
与我们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发展需求更急迫的国度。
年上半年,乌兹别克GDP为.6亿美元;人均GDP为.8美元,人均国民收入仅为.6美元。
就产业结构来看,年乌兹别克斯坦农业增加值为.43亿美元(26.07%),工业增加值为.19亿美元(32.78%),可见,农业在经济结构当中的比重仍相当大。
就进出口贸易来看,年至今,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和土耳其一直为乌兹别克斯坦前五大贸易伙伴,年占乌外贸比重分别为17.7%、15.5%、8.3%、5.9%和5.8%。
值得一提的是,该国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居然是黄金。乌兹别克斯坦的黄金探明储量为吨,居世界第4。铀储量世界第七,天然气开采量居世界第11位,石油探明储量为1亿吨,另外棉花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回到商业的角度看,这种急待发展恰恰是中资机构的机会。
一是乌兹别克人口非常多(万),是中亚五国人口最多的国家。有资料显示,该国3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之下。
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尚显不足,通水、通电率约76%左右,互联网覆盖率仅44%。笔者的一位朋友数年前曾去中亚考察,直言完全是我们国家80年代的样子。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撒马尔罕要“大干快上”基础设建设。
另有重要信息显示,撒马尔罕作为乌兹别克斯坦最具标志性的旅游城市,将于今年9月举办“上合组织峰会”,城市改造就此加速。
曾创“西部第一”:近万工程人常年在外“揽活”
陕西的工程劳务输出有一定传统,在笔者父辈当中,就有很多人在80年代远赴科威特,参与当地大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
成建制走出去的第一站,是年的华山国际工程公司(陕西建工集团涉外名称),项目是援建喀麦隆议会大厦,后期又陆续参与了也门、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项目。
▲图:中标函
此次中标的陕西路桥也曾参与了伊拉克、巴布亚新几内亚、安哥拉、阿联酋等国的技术援助和公路、市政工程项目。
而本次撒马尔罕市政提升改造项目的具体是:桥梁、涵洞土建及机电工程,桥梁、涵洞土建工程。很好理解,就是桥梁和涵洞的土建施工;而桥梁、涵洞的机电工程,包含的则是供电系统、照明系统、通风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监控系统、光缆敷设等等多项具体内容。相比较一般的市政道路施工,显然技术含量更多一点。
但为何我们会注意到这次海外中标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独立中标。
在5月的整体消息中,中国交建、中国港湾、中国铁建、中国能建、陕西交控等纷纷斩获重大工程项目,另外四个分别是,中国交建中标乌干达卡乌库油码头道路项目、中国港湾中标贝宁科托努港口项目、中国铁建中标江西片区综合开发大项目、中国能建中标巴东县三座抽水蓄能项目。
显然,除了陕西交控,均是央企。
实际上,独立海外中标并不容易,前述的华山国际工程公司,也是到了年,才取得了对外经营承包权。作为地方企业,很多时候还是跟在大个子后面“找活干”。
比如,年白俄波斯塔维千伏变电站项目,作为白俄罗斯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电网建设项目,这个总长约千米白俄罗斯核电输出线路及电力联网工程,覆盖白俄罗斯境内超过50%以上国土面积。就是由中国能建总承包的,而西北电建则是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如期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确保工程各项节点的高标准实现。
另一个好新闻是,陕西的海外承包工程增长很快,年陕西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排在全国第16位,年增至全国第10位,远高于GDP排名。
从对外劳务输出的角度看,我们常年排在西部第2,尤其在年,我省派出各类劳务人员人,派出人数排西部第1位(超越四川),考虑到四川人口是陕西两倍,这个变化真心不易。
“海外陕西”:不止工程
在金融棒棒糖的观察中,陕西的“海外工程”正在呈现这几个特点:
1:聚焦“一带一路”:
以陕建(华山国际)为例,虽然国际市场已由传统的南部非洲延伸至西非、东南亚、南太、中东及西亚、中亚及南亚六大海外经营区域,但自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基本保持50%左右,目前已在“一带一路”设立了10余家公司。
2:头部企业带动效应明显:
年陕西共有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只有38家企业有海外经营业绩。而今,华山国际已经是年ENR全球工程承包商强第17位,西电国际是年度的位,商业机会向头部企业的聚集更为明显,而头部企业所体现的能力和能够协调的资源,又为项目的争取,提供了更大的助力。
3:渐趋综合化可持续发展:
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只能给别人做分包,后来发展到做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总承包)、EPC+F(工程总承包+融资),再到EPC+I(以投资为引领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比如BOT(建设-经营-移交)和PPP(公私合营)模式。
例如在年8月,“亚美尼亚电力供电可靠性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就是西电国际以EPC模式签约,合同总金额约0万美元。该项目也是中国西电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取得的一次新突破。
“海外陕西”的新变化已经在陕西发酵,从泥瓦匠到工程师已是事实,并且形成了“组合效应”。就在撒马尔罕,年7月,陕西国有企业建设机械()生产制造的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就开进了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当天的启用仪式,就是由建设机械与陕西路桥联合举办的。
这一变化意外着更多“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会获得新订单,从施工标准、设备、选材、项目规划、融资需求等,都有打包方案,并且会渗透到更多的中小企业出海。在金融棒棒糖看来,这就是“海外陕西”最大的价值。
最后,我们介绍一下陕西交控集团其他的新信息。
一是发展目标很大:计划于“十四五”末实现“”战略目标,总资产突破亿元,运营公路突破公里,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利润总额突破30亿元,挺进中国企业强。
二是醉心科技焕能:已建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中心”、“卫星技术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1项,其中秦岭终南山隧道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且提出“科技板块”独立上市。
而此次介入撒马尔罕市政项目,对于陕西交控而言,或许只是“小试牛刀”,但我们认为,在海外工程方面,陕西交控后期还会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