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回忆录二善巧方便排万难,因地制宜建家

发布时间:2021/11/25 18:13:12   点击数: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ews.html

编者按: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能影响多少生命?

一位在非洲行脚二十年的佛教僧侣,两袖清风,孑然一身,却在非洲大地遇见了自己的使命,誓愿用五辈子,为亟待法水润泽的原始大地注入慈悲与光明。

这是慧礼法师在非洲弘法三十年、成立ACC近二十年,用生命书写下的故事,包括岁月流转、局势变动、流言翻飞,每一阶段所遭遇不同瓶颈关卡时,他精彩的心路历程与转变……

年10月,温秀枝医师一行来到非洲ACC,在孩子们的欢迎仪式上,听到两个孩子唱“酒干倘卖无”时流眼泪了,她知道这些孤儿们有一个家是多么幸福,她非常清楚慧礼法师做得这一切是多么的伟大。

温医师想,我们能够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于是便有了中国大陆支持ACC孤儿的募款活动和菩提园橄榄油的销售推广。

现生命食物将慧礼法师的回忆录进行连载,让大家深入了解这一段以大爱投身教育的生命旅程。

期待更多的有缘人,加入到支持ACC非洲孤儿的行动中来。

快速变化中的非洲

过去,欧美殖民国家刻意将非洲国家蒙蔽在鼓里,恣意予以掠夺,现在由于资讯发达,透明度增加,有较多的企业、资金、经验、技术进入,人民生活水平微调,非洲的经济已渐渐发展开来。

过去非洲没有文字,现在则有语文,用英文拼音的方式呈现。当语言化为文字,文化开始有了传承,非洲人的经验、智慧慢慢累积成形,加上世界经济的透明度提高,全球化的浪潮之下,非洲也是受益者。

之前,或许欧美殖民国家刻意把非洲形塑成第三世界、黑暗大陆,资讯不明。事实上,欧美列强操纵整个非洲,刻意制造对立,从中取利,即使后来非洲民族自决、民族独立,但喉咙为欧美国家掐住,民主与平等并不真的存在。

举例喀麦隆的总统,年纪已八、九十岁,因为喀麦隆曾是法属国,国内资源为法国掌控,只要他乖乖听话,要当总统当到老死都没问题。

至于津巴布韦,由于总统不受英国控制,就以民主名义被除掉,真相就是如此。

从前欧美国家放出的烟幕,让世人雾里看花,认定非洲是第三世界、黑暗大陆,使得全球的资金却步、企业止步。

现今,资讯发达了,愈来愈透明化,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浪潮。提供非洲两项重要的改变:一个是语言形成文字,文化得以累积,野蛮过渡到文明慢慢,蓄积文化的深度和厚度;再一个是全球透明度增加,使得资金、经验到位,对非洲的开发有相当助益。

在全球化的今日,帮助非洲、回非洲的呼声不断,每年国际救援组织有几十亿美金投入。

然而,当国家政府资讯不明时,政府反而成为幕后的那一只黑手,国外的援助金,大都成为自肥的工具,没有给予正需要的人。

有透明度,才有公平正义,否则都是空谈。惟有资讯与制度的透明化,非洲才能摆脱黑暗,公正义随之而来。制度不透明,人类的劣根性自然就流露出来,那就是“贪”。

对一个贫穷国家而言,一开始全民皆贫,一旦少部分人有钱,便成为众人的焦点。谁掌握了经济分配权,就会有人想要分杯羹,主事者很难不为钱所动,加上大家都来觊觎攀缘,能不滥权吗?最后大多是私心作祟,贪为私用。

ACC的职业义工是从亚洲派驻,有一定程度的道德操守,汇款从阿弥陀佛关怀协会(台北ACC)或普贤教育基金会出去,有政府的监督,程序透明,何况有会计师签证,一进一出有帐可循。

至于非洲当地的使用,一是工程款,直接进入建商的账户;另一是经常费,由院长、会计、出纳负责,只要院长清白,其他人无法动手脚。

目前院长人选都由亚洲派遣,经手金额也不大,虽曾考虑由非洲人掌握经济,但本土化还未臻成熟,只能仰赖将来自己栽培长大的孩子来实现。

ACC的孩子十八岁以后送去上大学,从小教育他们感恩、知足、惜福、慈悲的观念,学成回来协助行政、文书、管理,依此模式走本土化,脚步无法快,须慢慢培养。

非洲人由于历史包袱、文化观念使然,不事生产的习性,认为分享别人的资源是应该的,并不想经过劳动付出得到收获。

所以我们从小教导院内孩童日常生活礼仪,提供正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熏陶伦理道德观念。中华文化虽庞杂,但《弟子规》简单实际,容易实践。

非洲海关常见现象

在非洲各国往返,由于ACC物资运送的需要,有些国家需要开车进出。非洲大地辽阔,每一次上路,车子最少都得跑上近千公里,例如从约堡至开普敦就要一千四百多公里,一般会设定早上出发,晩上到。从南非开到马拉威则要两天时间。

不管在哪个国家的关卡,如果你多带了些东西,他就会问Howmuch?因为国家穷,就从关税着手,要你的东西,要你缴税,如果你私下给他一些钱,他就让你过去了。

有时候不赶时间,我就跟他耗。觉得既没有贩毒,也没有犯什么错,东西也不值钱,他也没办法定我的罪。在非洲,这样的海关现象是很常见的。

各国ACC土地的申请

年,莫桑比克政府捐给ACC一块土地,已经举行过奠基仪式,准备动工之际,突然来了土地上的几户住户,要求我们赔偿。

我们认为土地是政府捐出来的,理当由政府负责,ACC的募款是用在建设和养育孩子、贫困救助上,应该由政府将地权处理清楚后,ACC再进驻。

类似的事,在马拉威也会发生过,例如布兰岱ACC,政府拨给我们的土地里面住了十七个警察,我们都已经迁入ACC了,他们硬是不走,只好盖了宿舍请他们搬出去。

因为有这个前车之鉴,在莫桑比克的地权未明朗前,我们宁可先撤退等政府把地权弄清楚了我们再进去。

而在史瓦济兰,ACC土地是酋长捐赠的。非洲许多国家都是只有首都现代化,离开首都后几十公里都是原始部落,酋长还保有很大权力,部落居民要土地须由酋长分配,像我们这种国外的团体,也是酋长答应捐给我们土地,当然还是要向国家作正式的登记。

纳米比亚是另外一个例子,当初ACC向政府申请四十公顷土地,政府不理解为什么一个孤儿院要四十公顷土地,他们认为只要两栋房子就解决了,为什麽要四十公顷的土地?

几个月前,他们的市长助理和行政团队派了四个人到史瓦济兰ACC去参观,才了解ACC的布局。ACC一所孤儿院加上一所圆通学校,孩子就在ACC办的学校读书。

学校是正规向政府注册,内容和课程是依循该国教育部的规定作安排,课本也是国家发下来的,只是ACC自己聘请合格的老师来担任教职,并另增设中文课程。

创办ACC历程的困难

有人问我ACC创办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困难?

如果说有困难的话,就是语言上的障碍,例如莫桑比克曾是葡萄牙殖民地,讲葡文;马拉威、赖索托、史瓦济兰都是讲英语,西非国家则是讲法语,我们在非洲喀麦隆有个驻点,该国也欢迎我们建ACC,但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的语言人才。

在ACC现在有一个很感人的现象,目前我们三个国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母语,如果他们用母语来交谈就会有问题,但因为每个ACC都落实中文教学,中文于是成了ACC孩子们的共同语言,即便是第一次见面,不同国家的ACC兄弟姊妹,都可以用中文无障碍的沟通。

其实困难处处有,不要去硬碰硬,这个点没办法突破,转个方向,从另外一个点着手,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不需要和困难过不去,绕个弯子就好。

例如到非洲,第一个遇上的困难就是种族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思考模式不同,什么都不同。

像在马拉威,甚至是整个非洲,对佛教的看法是不认同的,他们认为佛教是邪教、异教,好像非洲只应该有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因为这两个宗教信仰在非洲已存在几百年了。

天主教存在于西非法属的区块;英属国家则都是基督教;许多非洲法属国家,原信仰天主教,现在都信仰回教了,像査得、布吉法索、科特迪瓦几乎变成穆斯林信仰,天主教反而快看不到了;整体而言,基督教传的比较好。

非洲人对佛教的概念,好像只有达赖喇嘛或是少林功夫,真正的佛教是什么,其实并不清楚。他们误以为佛教是偶像崇拜的信仰,因此深恶痛绝,好像非常邪门甚至带着同情心说:“你们会下地狱啊!你们崇拜偶像啊!”

我们把ACC取名为Amitofocarecentre其实是一种讨巧。经典上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你要劝人家念佛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们把组织取名阿弥陀佛,他们见到我们就说阿弥陀佛,在机场、在其他任何地方,他们见到面都会说:“哦,你们是阿弥陀佛的”。

(未完待续……)

爱无国界,如果您也想献出您的一份爱心来支持非洲儿童,您可以购买菩提园顶级冷压橄榄油。

橄榄油的所有销售收入,都会用来照顾非洲ACC(阿弥陀佛关怀中心)收养的孤儿,感恩大家的支持。

点击图片进入微店,了解菩提园橄榄油

您还可以直接为ACC捐款

生命食物团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dc/2380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