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援非手记我的援非护理生涯

发布时间:2020/9/16 10:48:44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m.39.net/pf/bdfyy/zjft/

“我们的大专家现在是器械护士了!”

在一次协助眼科王海涛医生圆满完成手术后,王医生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冲我直竖大拇指。那一刻,各种纷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温暖、感慨、还有自豪……

在喀麦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一切不可能都在转化为可能,比如,医务人员成了理发师;再比如,专科医生当起了护士。

我是长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医生,从医二十余年,见过的病种很丰富,处理过的疑难病例也不在少数,在这次出国前又经过了热带常见病诊治的培训,自以为对这里常见的“疟疾”“伤寒”“黄热病”等做足了知识储备,但是到了医院,我才发现,对于这里特殊的医疗环境,这一切都还远远不够。

那医院开诊的第一天,医疗队技术组的邓队长突然发烧。我信心满满接诊了他,按照国内的诊疗流程、诊断思路,一步一步进行着,从问诊到查体,然后得出诊断和治疗方案。问题出现了:他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而医疗队里并没有配备护理人员,只能由我们亲自来操作。

好在,我在急诊行业的时间比较长,平时抢救病人的时候与护士相互配合、帮助,对输液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没有问题,但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上。而现在,一切都必须马上从理论变为实践,我长吁一口气,选择静脉、扎止血带、扎针……一气呵成后,提着的心才算放回肚子里。

打那以后,我知道,在这里要兼顾护理的工作。为了今后更加顺利开展工作,我查资料、看视频,与国内护士请教、沟通,自己反复练习,在很短的时间里,便学会了采血、配药、输液、配皮试、各种部位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我就得到了国内专业护士的认可,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在后来的诊疗过程中,已经感觉不到自己是医生了,更多觉得自己是患者的家人,只要是患者需要的,就都是我要掌握的。每次处置结束看着患者离开,和他们挥手告别的时刻,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在医院的时光过得很快,屈指一算,到这里已经8个月有余。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队员,我为当地人民、为当地华人华侨服务,我在这里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光荣、合格的护士。

从医生到护士,感谢组织的信任,让我,一名普普通通的医者,在喀麦隆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完成了一次神奇的蜕变;让我,在今后对危重患者抢救中可以更好地和护士相互配合,挽救更多更多的生命。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援非的这段岁月,是我在援助别人,也是别人在帮助我成长。若干年以后,每每回想起往事,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别人,我是中国医生,我来过,我无悔!

END

文图

方宁

编辑

学生记者王文瑾

责编

申慧李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fz/1961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