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麦隆 >> 喀麦隆发展 >> 活久见,赤道降雪等等,其实是冰雹
近日,多家外国媒体报道称,当地时间9月9日,赤道附近的非洲国家喀麦隆,罕见地出现了“降雪”!当地民众见到积雪后,纷纷感到好奇,甚至有人身着夏装,就迫不及待地玩起了雪。
喀麦隆位于非洲中部,西部沿海和南部地区为赤道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该国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4℃到28℃。按常理,在赤道地区,除了一些海拔较高的地方外,如乞力马扎罗山顶,其余地方终年难见冰雪。
而此次疑似出现降雪的,是喀麦隆西部地区,尤其是在被当地人称作“小巴黎”的巴纳市。
报道称,当地出现积雪后,当地民众非常兴奋。大家纷纷出门打雪仗,玩得非常开心,整个场景犹如狂欢节一样。其中,一名男子身着背心和凉鞋踩在雪地里的照片,走红社交网络。
不过,事情很快出现“反转”。
当地时间9月10日,负责管理喀麦隆国家气象中心的交通运输部部长欧内斯特·恩加勒在一篇新闻稿中说,这些不是降雪,是冰雹(Hailstones)!
喀麦隆当地媒体援引巴纳市的一位居民话说:
“
当时,雨下得很大,冰雹重重地落下来,我们能感觉到冰雹砸在我们的屋顶上。”
报道还特意提到,居民起初都以为那是雪。
雪和冰雹虽然都是“固态水”,但是它们的形成条件并不相同。
雪的形成,主要是水汽上升到高空后,在一定高度,与空气中的凝结核凝成小水滴。如果此时高空大气温度足够低,小水滴会形成冰晶;当冰晶足够大时,就会飘落下来。
此时,如果近地面气温较高,雪花在向下飘落的过程中会融化成液态,形成雨夹雪或降雨;如果近地面气温低,雪花保持固态,就是降雪。
位于赤道的巴纳市,此次出现的并非降雪,最直接“证据”,就是当地太热了。照片中,当地民众直接穿着短袖出门。气象记录也显示,当地近地面气温不符合降雪条件。
而冰雹则不同。就以我国为例,在炎热的夏季,有时也会出现冰雹天气。冰雹的形成与强烈的对流活动有关,尤其是上升气流“势力强大”,具备下层空气热、上层空气冷的不稳定层结。
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多次被上升气流带回较冷的高空,“上上下下”的过程中,与周围的水汽、冰晶不断结合,形成个头大、分量沉的“雹”,最终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
气象专家、喀麦隆交通运输部气象应用部副主任热尔韦·永昌表示,气象部门监测到,这次冰雹过程也伴有雷暴天气发生,证明对流活动剧烈。之所以当地群众误认为降雪,主要在于冰雹整体个头不算大,质地偏软,类似人们口中的“软雹”或霰。
喀麦隆交通运输部发文称,近一段时间,在该国中部、北部和西部等地在整个雨季仍可观测到强降雨并伴有冰雹。
巴纳市市长桑加表示,即便是冰雹,在当地也不算常见。他认为这种现象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有关。这次天气过程对当地的交通造成了影响,并对农业种植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据了解,每年6至9月,一股吹向西非国家的西南季风,会给西非带来大量降雨。热尔韦·永昌认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影响西非的西南季风可能变得更加猛烈,这导致了当地雨季降雨更为充沛,强对流事件发生更为频繁。
推荐阅读这片森林的名字,为何与这位气象人有关?
这个汛期,这些哥哥们,也在“披荆斩棘”!
降雨量、重现期、列车效应……最近新闻里的词,都是啥意思?
罕见!郑州1小时降雨超毫米!权威解读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策划/作者:段昊书编辑:舒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