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眼鏡蛇屬Naja簡明介紹上

发布时间:2021/8/10 12:44:00   点击数:

?

嗯,之前一直在想介紹這樣一個已然人盡皆知但其實又神秘非常的生物是不是太惹火…………

算了管他呢

這樣一個神奇的物種

值得好好說說

頭殼鎮樓

???我是正文的昏割線???

眼鏡蛇屬(Naja)是眼鏡蛇科(Elapidae)下一個最為著名的毒蛇群體,從東亞地區一直到非洲大陸最南端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眼鏡蛇也是為數不多在人類歷史上有持續而長久的文化影響力的物種,從古代神話持續至今的,是人們對這一物種身上所具有的特殊魅力的迷戀和憎惡,隨著人們對眼鏡蛇屬成員認識的不斷加深,有超過20個物種被歸入該屬,而在普羅大眾的認識中,眼鏡蛇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於任何一種能夠模仿或者接近眼鏡蛇行為的物種都會被民間誤判定做眼鏡蛇,民間至今尚有對這個物種的諸多富有神話色彩的傳聞,在亞非地區的古老文明中幾乎都可以找到對這個物種的自然膜拜

其中,印度眼鏡蛇(N.naja)當屬最為著名的物種,而眼鏡蛇屬的拉丁文“Naja”正來源於梵文的“???”,在一些畫風清奇的印度教圖典中,毗濕奴常常和老婆躺在一條巨大的多頭眼鏡蛇身上,大概就是:

看得我菊花一緊啊…………毗濕奴經常保持這樣的迷之笑容

以及我們熟悉的壞脾氣濕婆神,身邊也是常常有眼鏡蛇做伴的

著名的印度教傳說中,眾神為了獲得長生不死藥,就用巨蛇??????纏繞須彌山作為攪拌乳海的大棒,但是已近結束的時候,??????因為忍受不了劇痛而吐出了大量的劇毒,匯聚成河流入大海毒害眾生,濕婆為不讓眾生受苦便吞下了劇毒,毒液將濕婆的脖子燒成了青黑色

聽完覺得喉嚨一緊,趕緊找杯水壓壓驚

當時的壯觀場面大概就是這樣的:

眾神和阿修羅族各執一端,要是這麼玩我我也口吐白沫…………

相比起來更加神秘的埃及人民就是另一個畫風了,Wadjet是埃及的女性蛇神,也是下埃及的守護神,在埃及統一之後與上埃及的禿鷲女神Nekhbet一起成為了埃及的守護神,而眼鏡蛇盤繞太陽的形象名為“Uraeus”,也是下埃及王冠的象徵

她倆廝混在一起的時候基本就是這樣,比如著名的荷魯斯之眼的造型:

“你瞅啥?老娘眼線你敢說不美?”

或者安靜地當兩個美女子: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麼麼噠~”

或者是在著名法老的頭上耀武揚威:

“我們一起詛咒你!!!看完文章變胖十斤!!!”

嗯基本就是這樣的…………

相比起來,“Uraeus”自己出現的時候就可愛多了:

“法老死得早,感覺自己萌萌噠~”

當然也需要一個亮閃閃的可愛的合照:

“寶貝兒快看鏡頭~”

以及埃及艷后曾經用毒蛇自盡的戲碼,雖然埃及地區分佈了很多毒蛇,但是只有用埃及眼鏡蛇自殺才能保持美貌安靜的死去…………其他毒蛇雖然也可以致死,但是兼具毀圖秀秀的能力,讓死者變得慘不忍睹……

嗯,差不多就說到這兒吧…………

最後送上一張法老和女神們的合照,今天天氣好晴朗~

言歸正傳

眼鏡蛇屬所有的成員都擁有劇毒,幾乎所有成員都擁有大而修長的體型,並且在遇到威脅時可以將身體半直立,扁起頸部發乎呼氣聲以恐嚇敵人,部分成員甚至可以噴射毒液來攻擊敵人,大多數眼鏡蛇體長都可以達到1.5~1.8米,少數甚至可以達到3米以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長的眼鏡蛇並不是眼鏡王蛇,而是森林眼鏡蛇,眼鏡王蛇並不是眼鏡蛇屬的物種,而是另立一屬,即“Ophiophagus”,做個不恰當的比喻,眼鏡蛇屬的各路成員與眼鏡王蛇的關係就相當於一個叔父家兒子同另一個叔父家兒子的關係

這麼解釋好像更難明白了…………

關於毒性嘛…………所有的眼鏡蛇都有可以致人死命的劇毒,多數為強烈的神經毒素,眼鏡蛇屬的成員均具有前溝牙用以注射毒液,神經毒素可以攻擊神經系統導致人體癱瘓,不過,有些時候眼鏡蛇也具有一定的細胞毒素,可導致傷者軀體腫脹以及傷口組織壞死,並且具有顯著的抗凝血效果,甚至有些眼鏡蛇的毒液中含有心臟毒素

以下是森林眼鏡蛇的面部解剖圖,可以看出毒牙與毒腺的連接以及蛇類面部強勁的肌肉,圖片來自於萬能的維基百科:

A:毒牙B:毒腺

部分眼鏡蛇具有噴射毒液的功能,這些蛇的前溝牙並非像傳統的那樣注射毒液,在溝牙牙齒的尖端,毒液注射孔是向前開放的,該種具有強力的毒腺肌肉以及特殊的毒牙結構,可以將毒液高速射出口腔,毒液一旦接觸皮膚會引起強烈的應激反應,接觸到眼部則會引起強烈的灼燒痛感和暫時性失明,如果不及時處理則導致永久性的失明,因此該機制一般作為毒蛇的防禦機能存在

那麼,到底哪種眼鏡蛇的毒性最強呢?

根據已知的毒性測試表明,中東阿拉伯世界所分佈的中亞眼鏡蛇(N.oxiana)毒性最為劇烈,其LD50為0.10㎎/㎏,而此前被認為毒性最為劇烈的菲律賓眼鏡蛇(N.philippinensis)的LD50為0.14㎎/㎏;在小鼠靜脈直接注射中亞眼鏡蛇(N.oxiana)粗毒的情況下則是0.㎎/㎏,這是有史以來所有眼鏡蛇品種里用量最低的記錄,堪稱眼鏡蛇屬里毒性最大的成員

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列表,毒性排名前十位的眼鏡蛇屬成員如下:

由於眼鏡蛇屬的成員廣布于南亞以及非洲大陸,由於和人類相交鋒,眼鏡蛇在一些地區經常可此造成較為嚴重的蛇咬傷案例,不過,有趣的是,很多的眼鏡蛇咬傷並不會造成人員死亡,甚至不會造成傷害,原因在於眼鏡蛇常常不會真的使用毒液,據調查約有45%~50%的咬傷事件中都是“乾咬”,即——不釋放毒液的恐嚇式咬傷,一些記載中第一次咬傷攻擊並不釋放毒液的種類可能包括:

印度眼鏡蛇N.naja

孟加拉眼鏡蛇N.kaouthia

馬來射毒眼鏡蛇N.sputatrix

中南半島射毒眼鏡蛇N.siamensis

埃及眼鏡蛇N.haje

喙眼鏡蛇N.annulifera

安哥拉眼鏡蛇N.anchietae

黑頸射毒眼鏡蛇N.nigricollis

有些種類在咬傷的時候一次會注射很多毒液,但仍然存在大量的“乾咬”:

蘇門答臘射毒眼鏡蛇N.sumatrana

非洲森林眼鏡蛇N.melanoleuca

中華眼鏡蛇N.atra

莫桑比克射毒眼鏡蛇N.mossambica

馬里眼鏡蛇N.katiensis

少數幾種眼鏡蛇則幾乎不會發生“乾咬”,超過80%的情況都會注射毒液,一些具有更危險毒性的眼鏡蛇幾乎每次咬傷都會注射毒液,例如:

中亞眼鏡蛇N.oxiana

菲律賓眼鏡蛇N.philippinensis

黃金眼鏡蛇N.nivea

薩馬眼鏡蛇N.samarensis

一些眼鏡蛇屬成員則因為缺少深入調查研究而導致我們對它們的行為、毒性、捕食、棲息地以及繁殖狀況等情況所知甚少,這其中包括:

水眼鏡蛇N.annulata

安達曼眼鏡蛇N.sagittifera

剛果水眼鏡蛇N.christyi

穴居眼鏡蛇N.multifasciata

等等

在不同的死亡案例之間,影響致死率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首先來說在咬傷后接受醫療處理和並未接受醫療處理之間死亡率相差甚大,例如在未經處理蛇毒的情況下:

印度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6.5%~20%

中亞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80%

中華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15%~20%

黃金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50%

薩馬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55%~60%

孟加拉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7%~13%

黑頸射毒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5%~10%

非洲森林眼鏡蛇的致死率約為:65%~70%

當遭受蛇咬的患者使用恰當的方法進行急救並使用針對眼鏡蛇咬傷的藥物進行治療時,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快速而完全的康復,而那些延誤治療的病人則很有可能會死亡,而死亡率之間最重要的差異在眼鏡蛇每咬傷一次所注射的毒液量以及毒性強弱這兩個因素的變化

中亞眼鏡蛇(N.oxiana)和菲律賓眼鏡蛇(N.philippinensis)是眼鏡蛇屬內最具毒性的兩個品種,由於強烈的神經毒素所造成的影響可導致患者最快在30分鐘之內死亡,不過針對菲律賓眼鏡蛇毒性成分中神經毒素的藥物在及時的使用之後,患者往往反應出非常好的康復狀況,而對於中亞眼鏡蛇,情況則變得更加複雜,除了強效的神經毒素之外,患者還會出現傷肢劇痛、腫大、青紫、水皰和壞疽,有時甚至罕見地出現心臟毒性和腎功能嚴重損害,未經處理的話死亡率則高達80%,是眼鏡蛇屬中致死率最高的蛇,即使是印度眼鏡蛇的抗蛇毒血清也不完全是治療該種蛇咬傷的最好藥物,由於中亞眼鏡蛇和印度眼鏡蛇在同一範圍內也有分佈,加上相似的外形和高危的毒性,往往需要動用大量的抗毒血清進行治療,即使是使用伊朗的拉齊疫苗與血清研究所製造的優良血清療效也會較差,此時呼吸輔助器械和氣管插管就是必須的,所以,即使是經過了醫療處理之後,中亞眼鏡蛇的致死率仍然高達30%,相比起其他眼鏡蛇1%的治療后致死率,這仍然是一個高得可怕的數字

嗯…………名不見經傳但是真他媽嚇人啊…………

???

眼鏡蛇屬下一共有22個物種,但是根據年分類調整來看,根據分子系統發生學研究以及新品種的確立,在眼鏡蛇屬下分立了以下四個亞屬:

水眼鏡蛇屬(Boulengerina)以及穴居眼鏡蛇(P.multifasciata)和森林眼鏡蛇(N.melanoleuca)合為一類,歸為眼鏡蛇屬下的一個亞屬即——“Boulengerina”

亞洲地區所分佈的印度眼鏡蛇(N.naja)、中華眼鏡蛇(N.atra)、緬甸眼鏡蛇(N.mandalayensis)、中南半島射毒眼鏡蛇(N.siamensis)、馬來射毒眼鏡蛇(N.sputatrix)等歸為“Naja”

非洲地區所分佈的射毒眼鏡蛇——紅頸射毒眼鏡蛇(N.pallida)、努比亞射毒眼鏡蛇(N.nubiae)、馬里眼鏡蛇(N.katiensis)、黑頸射毒眼鏡蛇(N.nigricollis)、阿氏射毒眼鏡蛇(N.ashei)、莫桑比克射毒眼鏡蛇(N.mossambica)、斑馬射毒眼鏡蛇(N.nigricincta)歸為“Afronaja”

非洲地區所分佈的眼鏡蛇——黃金眼鏡蛇(N.nivea)、塞內加爾眼鏡蛇(N.senegalensis)、埃及眼鏡蛇(N.haje)、阿拉伯眼鏡蛇(N.arabica)、喙眼鏡蛇(N.annulifera)、安哥拉眼鏡蛇(N.anchietae)歸為“Uraeus”

嗯,大致就是這麼個情況

以及:

安哥拉眼鏡蛇(N.anchietae)曾被視為是埃及眼鏡蛇(N.haje)的亞種,年時被獨立,參見:Broadley,D.G.W.Wüster()AreviewofthesouthernAfricannon-spittingcobras(Serpentes:Elapidae:Naja).AfricanJournalofHerpetology53:-.

阿拉伯眼鏡蛇(N.arabica)此前被認為是埃及眼鏡蛇(N.haje)的一個亞種,但最近被提升到一個物種,參見:Trape,J.-F.;Chirio,L.;Broadley,D.G.;Wüster,W.().PhylogeographyandsystematicrevisionoftheEgyptiancobra(Serpentes:Elapidae:Najahaje)species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ly/2295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