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喀麦隆 >> 喀麦隆政治 >> 中非智库论坛第九届会议举行
图为蔡昉致词
蔡昉在致词时首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与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此次会议的召开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年4月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贺信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汇聚中非学术智库资源,增进中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非和中非同其他各方的合作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为促进中非关系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蔡昉指出,年恰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本届智库论坛以“中非合作论坛20周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总结论坛成立20年的丰硕成果,展望论坛未来发展,可谓恰逢其时,意义重大。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同中非合作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就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共致贺电时指出,“20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中非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活跃平台和务实合作机制,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帜。中非双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发展高质量的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论坛合作成果惠及中非人民。”20年来,在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非合作论坛成效显著,成绩斐然,机制日益完善,在中非关系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在国际上影响力日增。蔡昉强调,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极大的冲击,深刻影响着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的演变。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不少国家和地区肆虐,全球团结抗疫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发凸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重大胜利,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中非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体现了患难见真情的中非情谊。在年6月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了《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主旨演讲。中非团结抗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核心理念的体现,是中非传统深厚友谊的必然结果,是团结和多边合作共识的进一步凝聚,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在团结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人类终将战胜疫情。蔡昉指出,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之年。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国际社会对中国参与全球减贫合作充满新期待。对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非洲大陆来说,消除贫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非盟年议程和非洲各国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非洲国家对中国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表示钦佩,对中国的减贫经验产生了浓厚兴趣。中国愿意与非洲各国加强减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助力非洲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消除贫困之路,早日实现减贫脱贫,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力量。蔡昉说道,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5周年。65年来,“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和“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万隆精神新时代内涵,一直是中国处理中非关系的压舱石。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和逆全球化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中国和非洲国家应加强团结与合作,继续发扬万隆精神,共同捍卫发展中国家的权益!蔡昉指出,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九届五中全会。全会明确提出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做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提出,中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坚持多边主义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中国愿同非洲国家一道,回答好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命题,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全会还提出了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蔡昉最后表示,本届智库论坛会议的五个分论坛主题均聚焦全球重大现实问题和新时代中非关系的重点领域,充分体现中非智库论坛的职责和使命担当。相信通过与会中非智库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坦诚交流、凝聚共识,本届会议将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全球减贫事业,捍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推动中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产生积极影响。图为姆帕纳致词
姆帕纳在致词时表示,今天这里高朋满座,大家济济一堂,这本身就是一大成功,这预示着我们的交流将非常富有成效,这也是领导人和人民对各位学者的期待。尤其是当今世界都在审视着自己的未来,新冠疫情动摇了我们牢固的确定性,改变了传统习惯,导致了经济社会活动减速。面对时代以及新冠疫情的新挑战,以中非论坛20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中非智库论坛第九届会议应势举行,谁敢说它没有价值呢?!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中非知识分子和领导人就像20年前一样,必须回应思想与行动的双重挑战。姆帕纳指出,古老的智慧告诉我们,紧迫的需要从来都没有假期,谁也不会给你们放假。另一个谚语说的也很好:紧迫的需要是创作之母。20年前,没有中非合作论坛,没有就必须设立,就必须建立,0年10月12日,中非合作论坛应运而生,即便那些最持怀疑和批评态度的人也认为这是一个天才的创造。而我更愿意说这是可喜的创造。回顾过去20年就能证明其成果丰硕。令人高兴的是,中国非洲研究院的成立,以及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很多分论坛,让中非合作论坛这艘大船正谨慎、逐步驶向深海,进入国际关系不可预见的深水区。所以,今天有谁还会质疑中非友好合作的深度、宽度、高度、广度呢?姆帕纳认为,应该向中非领导人致以崇高的敬意。20年来他们高瞻远瞩,对中非合作论坛运筹帷幄,体现出中非双方共同的政治意愿,高度的创新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正如缔造者所期待的那样,中非合作论坛已成为21世纪南南合作简洁高效的模式。在此,不能不提及那些开拓者的巨大贡献和不懈努力。比如,在中国方面,年起担任中国外长的唐家璇阁下,他与他的工作团队见证了中非合作论坛的诞生。同样,也要向各位非洲前大使表示致意。他们在杰出的前非洲驻华外交使团团长、喀麦隆前驻华大使埃蒂安的率领下,提出了如此“天才的创意和建设性的建议”。埃蒂安大使曾说,当今世界霸权主义盛行,强权危害甚多,越来越威胁到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国和非洲需要在政治、外交层面相互团结,不断促进经贸和技术合作,为南南合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姆帕纳最后表示,如今中非合作论坛20岁了,祝贺各位为中非合作论坛付出辛劳的同事们!在此,感谢中非合作论坛中方行动委员会秘书处,感谢公立、私立的公司企业,感谢你们为建设和发展非洲的投入!感谢全体中国人民的巨大支持!我要以非洲驻华外交使团的名义,以历任外交使节的名义,衷心祝福中非合作论坛在未来时间里捷报频传。中非友谊万岁!中非合作论坛万岁!图为李新烽主持开幕式李新烽表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与非洲友好国家于0年共同发起成立的集体对话重要平台和务实合作有效机制。自成立以来,论坛先后开创了中国外交历史中的多个“第一”:它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建立的第一个机制性的对话平台,亦是中国面向一个大洲成立的第一个合作机制。6年北京峰会是中国第一次主办大型首脑会议,年约翰内斯堡峰会是中国第一次在域外与其他国家共同主办峰会,年北京峰会在规模和规格上刷新中国主场外交新纪录。这些历史坐标充分体现了非洲在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也是对中国始终高度重视中非关系的最好诠释。李新烽指出,年适逢论坛成立20周年。春华秋实二十载,经过中非双方的携手奋进,论坛不断夯实中非传统友好关系的基础,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不断迈向全新的高度,开启了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年亦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人类身陷历史上最严重全球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的一年。中非双方以论坛为基础,共同举行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持续推进团结抗疫,积极化危为机,不仅为论坛引领的中非关系发展持续注入了新时代的内涵,而且为全世界树立了秉承多边主义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光辉典范。在中非双方就论坛成立20周年共致的贺电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总统萨勒强调,论坛已成为中非开展集体对话的重要、活跃平台和务实合作的有效机制,也是南南合作的一面重要旗帜。中非双方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丰富和完善论坛机制,进一步发挥论坛在中非关系中的引领作用,对接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非盟《年议程》,全面推动论坛北京峰会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成果落实,把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更高水平,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造福中非人民,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李新烽强调,在此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今天相聚在中国非洲研究院,一起回顾论坛不断厚植中非传统友谊土壤的光辉历程,共同展望论坛引领的中非关系行稳致远的美好前景,就我们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