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麦隆

No05那些奇奇怪怪的国界人造的狭

发布时间:2021/8/11 12:06:41   点击数:

本期内容来自特邀作者——张腾,原华南某房地产从业者,现锈带某不知名大学博士在读。

在地理概念中,“走廊”一词一般是指两侧被山川河流等各种障碍阻隔形成的狭长地带。而国界作为一种人为的阻隔,自然也可以造就不少的走廊。美式英语中一般用Panhandles(“锅把儿”)来描述这样的狭长地带,也很形象。

瓦罕走廊(WakhanCorridor)1

国外的走廊地带中,国人最熟悉的应该是阿富汗和中国之间的这条瓦罕走廊(WakhanCorridor)了吧,就是下面阿富汗版图东边延伸出来的那一条:

阿富汗东北这条长长的突出,南北最窄处只有十几公里宽,东西却延伸近公里。一路过雪山穿草地,才勉强和中国接上头,有了90多公里长的边界线。

原来,阿富汗才是中国人民的全天候战略好朋友啊——阿(富)铁的同志们和中国之间,没有边界创造边界也要在一起……

然而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南北两侧夹着瓦罕走廊的边界线早在19世纪末期就划定了。那时沙俄才控制中亚不久,准备继续南下,而大英帝国方才掌管了印度次大陆,正在觊觎北方。眼看前线开疆拓土插旗子的士兵们快要会面握手打排球了,两个帝国才反应过来:哎呦还是别见面了——争夺土地争红了眼的两个胖子见了面可不得打起来么。

所以阿富汗成为了南胖子和北胖子中间的缓冲国(历史听起来好耳熟),有幸保持了独立(虽然其实和英帝打了三场战争)。

但阿富汗在东部帕米尔高原的边境线并没有确定。于是在年,英国和俄国签订协议,明确了阿富汗在这一区域的北部边界(英国和俄国讨论阿富汗的边界,听起来怪怪的^^);而在年,英国又和阿富汗划定了DurandLine,明确了英属印度和阿富汗王朝之间的边界,也就是瓦罕走廊的南界。这一南一北两条边界就夹出来了这么一条狭长的‘走廊’,保证了两帝国最大的利益,又留出了足够宽的缓冲区避免冲突,这就是今天瓦罕走廊的来历了。

虽说瓦罕走廊确实算是个山谷,可这里的山谷是大部分是下图这个样子的。东部和中国接壤的部分,地形还更为险恶。中阿两国的边界上并没有口岸和边检,不过如果想偷渡移民阿富汗的话呢,择道还请三思,毕竟这是条毒贩子都嫌弃的路啊。

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xuesenwl.com/gmlzz/2298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